福建省东山县二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1材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东山二中2016届高三期中考化学试题1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u—64、Ag—108、Pt—195
一、选择题[本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医学界通过用 14C标记的C60发现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以通过断裂DNA抑制艾滋病毒的繁殖则有关 14C的正确叙述是( )
A.与 12C60的碳原子化学性质不同 B.与 14N含的中子数相同
C.是 12C60的同素异形体 D.与 12C、13C互为同位素
2、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递变规律的是( )
A.Na、Mg、Al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B.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
C.HCl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减弱
D.Li、Na、K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依次增强
3、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B.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1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C.元素Y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各为0.1 mol的羟基和OH-中含有的子数目均为0.9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O2与44.8 L SO2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NA
C.标准状况下.2 L苯中所含的子数为0.NA
D.0.1 mol/L的NaO溶液中含有的O-离子数目于0.1NA
5、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将MgCl2加热熔化 B.烧碱溶于水
C.将AlCl3溶于水中 D.硫酸氢钠溶于水
6、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中溶液的体积均为 200 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 0.1 mol·L-1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两端导线中均通过0.02 mol电子若不考虑盐的水解和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产生气体的体积① ②
B.电极上析出物质的质量② ①
C.溶液的pH变化①增大②减小
D.①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4OH- - 4e- = 2H2O + O2↑;
②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2H+ + 2e- = H2↑
7、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过程中阴极没有气体生成
B.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4 mol
C.原CuSO4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1
D.电解过程中阳极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
8、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 + H2O(g) ? CO(g) + H2(g),不能确定上述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v正(CO) = v逆(H2O)
C.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
D.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9、准确移取20.00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H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10、下面是某化学研究小组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的图象其中图象和实验结论表达均正确的是( )
A.①是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图象正反应ΔH0
B.②是在平衡体系的溶液中溶入少量KCl晶体后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C.③是在有无催化剂存在下建立的平衡过程图象a是使用催化剂时的曲线
D.④是一定条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的容器中逐渐加入B时的图象压强p1p2
11、在一定温度下反应H2(g) +X2(g) HX(g)的平衡常数为10。若将2.0 mol 的HX(g)通入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在该温度时HX(g)的最大分解率接近于( )
A.5% B.17% C.25% D.33%
12、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Ks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