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讲诉.ppt

发布:2017-01-08约字共9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单词句阶段(1~1.5岁)特点 ①单音重叠. 【典型表现】把汽车叫做笛笛,把小狗叫做汪汪. ②一词多义. 【典型表现】孩子见到猫,叫猫猫,见到带毛的东西,如毛手套,毛领子一类的生活用品,也都叫猫猫. ③以词代句. 【典型表现】孩子说出拿这个词,有时代表他要拿奶瓶,有时代表他要拿玩具,还有时代表他要拿别的孩子手里的食物. 二、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 表现: 1、不善于有意识地完成成人提出的识记任务,更不会向自己提出识记某种事物的专门目的; 2、不会用适当的方法来记住某件事情。 三、以形象记忆为主 四、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 幼儿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并不意味着幼儿只有机械记忆,没有意义记忆。 五、记忆不精确 表现: 1、完整性较差:回忆学习过的语言材料时常常漏掉主要情节和关键词语,只记住自己感兴趣的某个环节。 2、容易混淆:混淆相似的东西;想象的东西和显示的东西相混淆。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中易出的问题及教育措施 一、有意性差,影响记忆效果 二、不会运用恰当的记忆方法 三、偶发记忆 四、正确对待幼儿“说谎”问题 在活动中发展学前 儿童的记忆 一、注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方法,提高记忆效果; 二、教学内容具体生动,富有感情色彩,培养发展幼儿的形象记忆、情绪记忆; 三、帮助幼儿提高认识能力,提高意义识记水平; 四、正确评价实际效果,合理组织复习。 记忆 概述 记忆概念——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 记忆种类 记忆内容 形象记忆 情绪记忆 语词-逻辑记忆 运动记忆 保持时间 定义 变化规律 遗忘(定义、规律) 记忆过程 识记 保持 回忆(再认、再现区别)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特点 长时记忆 定义 分类 有无目的性 材料的性质及理解程度 记忆品质(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准备性)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 (一)无意想象占主导,有意想象逐渐发展; 1、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 (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3)想象的内容零散; (4)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 2、有意想象的萌芽 有意想象在幼儿期开始萌芽,幼儿晚期有了比较明显的表现。这种表现是:在活动中出现了有目的、有主题地想象;想象的主题逐渐稳定;为了实现一定的主题,能够克服一定的困难。 我在月亮上荡秋千 (二)再造想象占主导,创造想象逐渐发展; 1、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特点; (1)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 结满玩具的大树 (2)学前儿童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 (3)实际行动是幼儿期进行想象的必要条件,在幼儿期尤为突出。 2、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发展(创造想象的标志:独立性、新颖性) (1)最初的创造想象是无意的自由联想,可以称为表露式创造。严格说还不是创造; 。 (2)学前儿童创造想象的形象和原型(范例)只是略有不同,或者在常见模式的基础上有一点改造。 (3)学前儿童创造想象发展的表现在于:情节逐渐丰富,从原型发散出来的数量和种类增加,以及能够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性的相似 第四节 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 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一般来说,学前儿童只掌握基本的口语词汇。 学前儿童对词汇的掌握主要表现在词汇数量的增加、词类范围的扩大、以及对词义理解的确切和加深等方面。 2、完整句阶段(2-3岁) 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 (1)儿童开始会说一些复合句,终止婴儿语。 (2)2岁开始,儿童能把过去的经验表达出来。儿童开始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3)2、3岁儿童的词汇增长速度非常迅速,学习新词的积极性很高。 (二)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词汇的发展 3、词汇数量迅速增长(3-7岁) (1)词汇数量增长很快,7岁是3岁时的4倍。 (2)对词本身的内容、意义理解也加深、更概括。 (3)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虚词;具体词——抽象词 (4)积极词汇与消极词汇。 丰富儿童词汇,帮助理解词义。 一 · 词汇数量的增加 词汇量是儿童言语发展的标志之一,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标志之一。 词汇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三岁左右时儿童词汇量增长的高速期 年龄 1 1.5 2 2.5 3 3.5 4 4.5 词数 10 100 300 600 1100 1600 2000 3500 二、词类范围的扩大 (一)学前儿童掌握各类词的顺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