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节_生物进化的原因(人教版).ppt

发布:2017-02-07约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的动物会灭绝?新的动物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生物进化的实例 桦尺蛾在英文中被称做“斑点蛾”,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在19世纪中叶之前采集到的这种蛾的种类都是浅灰色的翅膀上散布着一些斑点。 生物进化的实例 生物进化的实例 桦尺蛾停在树干上时,翅膀是张开的,我们不难设想,翅膀应该起到某种伪装作用,才能避免被天敌(鸟类)捕食。在非工业化地区的森林中,树干长满浅色的苔藓,长着灰色斑点的翅膀在这种树干上不容易被发现,而黑色翅膀则容易被发现。在工业化地区,树干上的苔藓被黑色的煤烟取代了,情形恰好相反,灰斑蛾容易被天敌发现,而黑蛾不容易。 自然选择学说 过度繁殖 遗传和变异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学说图解   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应生存。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就是自然选择。 图 解 返回 原始 昆虫 有翅 力大 有翅 力小 无翅 大风大浪 有翅 力大 生存 生存 √ √ × 淘汰 无翅 过度繁殖 遗传变异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返回 Back 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原鸡 遗传和变异 人工不断选择 (符合人类需要 的生存下来) 新的物种 人工驯养   狼群中本就有个体差异,有的善跑,有的不善跑,有的凶猛,有的不凶猛,有的狡猾,有的愚笨;另一方面因食物、空间的有限引发了生存竞争。凶猛、善跑、狡猾的狼容易得到食物,在生存竞争中能够适应环境而生存下来,并繁殖更多的个体,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相反不凶猛、不狡猾、不善跑的狼则会在生存竞争中被淘汰。 用达尔文学说解释狼的凶猛、善跑、狡猾的特性的形成过程 达尔文的观点:适者生存 1.起初长颈鹿的脖子有长有短。 2.当低处的树木叶子被吃光以后,长脖子的长颈鹿可以吃到高处树叶而存活,并繁殖后代;短脖子的则容易被饿死,留下来的后代也较少。经过逐代积累,产生了今天的长颈鹿。 生物进化的过程 自然选择的动力:激烈的生存竞争 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遗传和变异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和变异 适者生存 概念: 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自然选择 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地进化。 P63第3题 贝格尔号舰在航行 贝格尔号航行路线 1、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而美丽的琴鸟,它 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前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这是 ( ) A、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B、变异所造成的 C、条件反射造成的 D、自然选择的结果 2、有些岛屿常刮大风,那里的植物一般都很矮小,有很多是贴地蔓生的,这是(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异常的自然现象 D、植物发生的突然变化 D A 巩固练习: 3.某治疗感冒病的药物疗效很高,几年后 疗效逐渐降低,其根本原因是( ) A、病毒接触药物以后,慢慢产生抗药性 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 C、药物对病毒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D、后来的药量减少,产生抗药性变异。 C 巩固练习: * P58 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绿树成荫。那的树林里生活着一种桦尺蠖,其成虫是一种飞蛾,它们夜间活动,白天栖息在长满地衣的树干上。 1850年,生物学家来这里考察,发现大多数桦尺蠖成虫的体色是浅色的,只有少数是深色的。深色的桦尺蠖是浅色桦尺蠖在自然条件下的变异类型。 100年后,这里变成了工业城市,工厂林立烟雾弥漫,煤烟杀死了地衣,使树皮裸露,并被熏成黑褐色。这时又有一些生物学家来考察,令他们惊讶的是,这里的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桦尺蠖却成了少数。 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蠖(浅色个体占多数) 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蠖 (深色个体占多数) 1850年考察 1950年考察 你能解释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吗? 这里有几只桦尺蠖? 哪种颜色的桦尺蠖易被发现? 哪种颜色的桦尺蠖易被发现? 引起曼彻斯特两种桦尺蛾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周围环境变化,环境和鸟对桦尺蛾的选择作用 2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型桦尺蛾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选择劣势,黑色型桦尺蛾具有保护色而处于选择优势。 长颈鹿的长 脖子是怎么 来的? 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 自然选择 长颈鹿的个体有差异 缺乏青草 得不到 足够的食物 被淘汰 实例: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 长颈鹿的祖先 过度繁殖 后代个体间的差异 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