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概论第一章教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洛阳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考试成绩;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及参考书(2);学习方式;数据库与电子商务的关系;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委会;内容安排(1);内容安排(2);数据库系统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s
第一章 绪论;本章目标;第一章 绪论;第一章 绪论;1.1.1 四个基本概念;一、数据;数据举例;数据举例;二、数据库;三、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主要功能;DBMS的主要功能;DBMS的主要功能;定义
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
组成
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
层次:;
数据库;1.1 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续);一、人工管理阶段;人工管理阶段(续);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人工管理阶段);二、文件系统阶段;文件系统阶段(续);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文件系统阶段);基本原因在于:数据的含义不明显。在文件系统中,采用“按文件名访问,按记录存取”的数据管理技术。 ;如:下一条记录为例:
? 1005张三7006151800设计所
一般用户怎能理解其含义呢!甚至连数据的创建者,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重新看到此记录时,也会感到不可理解了。但如果数据的显示形式为:
职工号 姓名 出生日期 工资 部门
1005 张三 700615 1800 设计所
则数据的含义就比较清楚了,共享自然就容易了。 ; 定义数据时,能把数据的含义也定义进去;存储数据时,能一起存储数据的含义;显示数据时,能同时显示数据的含义,就成了改进文件系统的关键。从而出现了数据管理的新方式——数据库系统。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数据库存储;管理数据库的生成、修改、使用的是一种新的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 ;三、数据库系统阶段;1.1 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库系统特点;;补充说明;补充说明:数据独立性;补充说明:DBMS对数据的控制功能;第一章 绪论; 1.2 数据模型;数据模型; 1.2.1 两大类数据模型;两大类数据模型 (续);两大类数据模型 (续); 1.2 数据模型; 1.2.2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数据模型组成要素; 1.2 数据模型; 1.2.3 概念模型;概念模型;一、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续);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续);二、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二、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续) ;定义: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也可以没有)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一联系,记为1:1;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 (续);定义: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
有n个实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
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A中至多只有一个
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有一对
多联系,记为1:n
;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 (续);定义: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
体(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
实体,实体集A中也有m个实体(m≥0)与之联系,则
称实体集A与实体B具有多对多联系,记为m:n;两个实体型之间的联系 (续);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究竟是属于哪一类,不仅与实体集有关,还与联系的内容有关。
例如:主教练集与队员集之间,
若对于指导关系来说,具有一对多的联系;
而对于朋友关系来说,就应是多对多的联系 ;三、两个以上实体型之间的联系;两个以上实体型之间的联系(续);课堂思考;两个以上实体型之间的联系(续);两个以上实体型之间的联系(续);四、单个实体型内的联系;单个实体型内的联系;五、 概念模型的一种表示方法;E-R图;E-R图(续);联系的表示方法;联系的表示方法示例;联系的属性;六、一个实例;一个实例;工厂物资管理实体及其属性图 ;工厂物资管理实体及其属性图 ;工厂物资管理实体及其联系图;完整的E-R图;实例练习; 1.2 数据模型; 1.2.4 最常用的数据模型;1.2.5 层次模型;层次模型;层次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续);层次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续);层次数据模型的数据结构(续);行政划分,
家谱,
物种
;二、多对多联系在层次模型中的表示;一个学生选课的多对多联系;三、层次模型的数据操纵与完整性约束 ;层次模型的数据操纵与完整性约束(续);四、层次数据模型的存储结构;层次数据模型的存储结构(续);层次数据模型的存储结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