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观经济学 第4讲 生产者选择.ppt

发布:2017-04-20约6.31千字共1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微观经济学 第四讲 生产者选择 Chapter04 produce;主要内容;美国的事业就是企业 。 卡尔文?柯立芝 ;第一节 生产函数的基本概念; 生产函数的概念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品最大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用一数学函数可表示为: 劳动、资本、土地是任何生产活动的最基本投入,称为原始投入。;短期和长期;短期和长期;例:当福特公司想把每天的产量从1000辆汽车增加到1200辆时,在短期中除了在现有的规模中多雇工人之外别无选择。但是,在长期中,福特公司可以扩大工厂和车间的规模。 对一个企业来说,进入长期要多长时间呢? 回答取决于企业。对一个大型制造企业,例如,汽车公司,这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长。与此相比,一个人经营的冷饮店可以在一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去买冰柜或冰淇淋机。 ; 第二节 短期问题:只有一个可变要素 它指的是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可变动投入 (劳动) 与固定投入相结合 (通常是资本) ,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产量 ( Q ) 。 ; 总产量:一定数量投入要素所获得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每单位投入要素(劳动)所获得的产量 边际产量:增加一个单位投入要素所引起的总 产量增加量;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间的关系 当 MP>AP 时 AP 上升 当 MP<AP 时 AP 下降 当 MP = AP 时 AP 最大 因此,边际产量曲线必然 通过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当 MP = 0 时 TP 最大 当 MP>0 时 TP 上升 当 MP<0 时 TP 下降 因此,边际产量为零的点, 总产量最大。 ;当包括技术在内的其它投入固定不变时,一种要素投入数量增加最终会达到一个临界点,在它以后产出水平会因为这一投入的增加而减少。;几点说明: 该法则是以经验为依据的一般性概括,绝大多数情况都适用。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前提之一是“技术水平”不变,它不否认技术条件变化可能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 强调其它投入要素都不变。 规律表述有“最终”二字修饰条件。也就是说,某一投入边际产量并非自始至终递减,它有可能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增加趋势。 ; 在爱荷华州的西部,农业研究人员在两块试验田中按两种方案施磷肥,以估计玉米的生产函数。 在试验中,他们小心地保持其它要素诸如氮肥、水和劳动投入不变。由于土壤和气候总是存在微小差异,因此,即使是最细心的科学家也不能避免所有随机变量的影响,这一点可以从曲线的锯齿状看出。 如果把实验数据整理后绘出一条光滑曲线,你就会发现每一个用肥剂量和边际收益之间存有某种关系。在每英亩投入达到大约300磅的时候,边际产量开始出现负数。;玉米生产中的边际收益递减;例2:经验生产函数;边际报酬递减----- 马尔萨斯的问题;图A 技术进步使生产函数上移;三、生产的三阶段划分;思考题 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 = 21L + 9L2 – L3 (1) 求该企业的平均产出函数和边际产出函数; (2)如果该企业现在使用了3个劳动力,是问是否合理?合理的劳动投入量应在什么范围内? (3)如果该企业的产品市场价格为3元,劳动力的市场价格为63元,那么,该企业的最优劳动投入量是多少?;三、长期问题: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 ;生产要素的各种组合 ;;等产量线的特点(只考虑投入的边际产出大于零的范围内,即脊线以内) 等产量曲线具有负斜率;(表明两种要素之间具有替代关系) 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替代能力递减) 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可能相交;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越大。; 特例:完全替代和完全互补 不同的两种投入彼此间替代程度不同 完全替代-等产量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完全互补-等产量线是一直角线;2. 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 ⑴ 边际技术替代率 不同的投入要素之间有一定的技术替代关系。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维持同样的产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投入要素可以替代另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称作该投入要素对另一投入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等产量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负值,记作 MRTSLK (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