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历史周测试题(含答案).doc

发布:2017-04-16约1.15万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 page 8*2-1 15页(共14页) 第 = page 8*2 16页(共14页) 陇东中学2016届高三级历史周测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不按要求涂卡者,成绩以零计。?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读下图,图中内容是著名学者虞和平对某一事件的评价。这一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2.近代中国城市化比率统计表(单位:%)(摘自《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中国 北部中国 西北长江 上游长江 中游长江 下游东南 沿海两广 地区云贵 地区共计1843年4.24.94.14.57.45.87.04.05.11893年4.85.44.75.210.66.48.74.56.0对上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中国城市化整体上发展缓慢 B.长江下游、两广地区城市化比率最高 C.城市化主因是通商口岸商品经济发展 D.手工工场的兴办吸纳了大量劳动力 3.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大 ②近代上海社会出现崇洋风尚 ③民族工业产品已丧失国内市场 ④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 4.1902年2月,清上谕“各出使大臣,查取???国通行律例,咨送外务部,并著责成袁世凯、刘坤一、张之洞慎选熟悉中西律例者,保送数员来京,听候简派,开馆编纂”。1903年3月,谕令载振、袁世凯、伍廷芳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并强调要率先拟出,尽快颁行。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公司法——《公司律》。清政府这一决策,主要是 A.满足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需要 B.搜刮民间公司用于巨额赔款 C.适应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D.严防民族资本支持民主革命 5.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指出:“男女皆平等独立,婚姻之事不复名为夫妇,只许订岁月交好之和约而已,行之六十年,则全世界之人类皆无家矣。……全世界之人既无家,则去国而至大同易易矣。”在这里,康有为所要表达的思想主张是 A.消灭家庭私有制实现人人平等 B.和约婚姻是实现人类平等的基础 C.婚姻与家庭革命是实现人类大同的重要途径 D.男女独立式的婚姻制度将导致全世界的人无家可归 6.1903年出版的《女界钟》一书中,呼吁妇女应得入学、交友、营业、掌握财产、出入自由、婚姻自主和参政等7种权利,提出“爱自由,尊平权,男女共和”的主张。表明 ①主张婚姻自由呼吁妇女参政 ②将提倡女权与民主共和并举 ③是民国初年张扬女权的成果 ④将妇女解放同反清革命相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民国时期,皖南徽州地区“书报之传递不易也,而新闻绝少……货物之输运不便也,出者停滞,入者价贵”。江南铁路通车后,“一般民众往日之穿土布者,今日多改为洋布:往日之用自制器具者,今日多改为舶来品……徽州,已变成了都市,徽州人一向守旧的思想,也因而起了划时代的变化。”上述材料说明铁路使徽州 ①商品运输成本提高 ②市场上洋货流行 ③思想观念逐步解放 ④生活习惯日趋文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 A.报道国内外大事 B.娱乐大众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9.1906年9月1日,清廷颁发《宣示预备立宪谕》。1911年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