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维生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叶酸 1.叶酸结构: 由2-氨基-4-羟基-6-甲基喋啶(蝶呤啶)、对氨基苯甲酸与L-谷氨酸连接而成。亦称蝶酰谷氨酸(PGA)。 2. 辅酶形式:四氢叶酸(THF或FH4) 3. 生理功能: 是一碳单位的传递体,作为一碳单位转移酶的辅酶,参与一碳单位的转移,与氨基酸代谢和核酸合成有关。在嘌呤、嘧啶、核苷酸、Ser、Met等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例: Ser转羟甲基酶 FH4 N5, N10- CH2 - FH4 Ser + H2O Gly H2O 4. 缺乏症: 在绿叶中大量存在,肠内细菌也能合成,极少发生缺乏。 叶酸与核酸合成相关,当缺乏时DNA合成受抑制,骨髓巨红细胞中DNA合成减少,细胞分裂速率下降,细胞体积较大,未成熟前便破裂造成贫血,称巨红细胞性贫血。 怀孕期及哺乳期的人由于因快速分裂细胞增加或因生乳而至代谢旺盛,应适量补充叶酸。 5. 食物来源: 叶状蔬菜、肝等 (八)VB12(氰钴胺素) VB12结构 是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核心结构为一个咕啉环,其中心有一个钴离子。在体内主要以5’-脱氧腺苷钴胺素辅酶形式。 见书51页表 (八)VB12(氰钴胺素) 2. 辅酶形式: (1)5-脱氧腺苷钴胺素(主要):是某些变位酶的辅酶 (2)甲基钴胺素 (3)羟钴胺素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变位酶 (5-脱氧腺苷钴胺素) 甲基丙二酸单酰CoA 琥珀酰CoA 3. 生理功能:了解 VB12主要参与体内的三种反应:分子内重排、核苷酸还原成脱氧核苷酸、甲基转移,其中甲基转移是通过甲基钴胺素来完成。VB12除为变位酶辅酶外,甲基钴胺素还参与一碳单位代谢。 VB12广泛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人和动物的肠道细菌能合成,故一般不会缺乏。VB12参与DNA的合成,对红细胞的成熟很重要,当缺少时,巨红细胞中DNA合成受阻,影响细胞分裂分化成红细胞,引起恶性贫血。 4. 缺乏症: 5. 食物来源: 肉类、肝、鱼、蛋等 (九)Vc (抗坏血酸) 1. Vc的结构: 是含6个碳的多羟基酸性化合物,其在生物体内主要作为电子载体起作用。 O=C C—OH C—OH HC HO—C—H CH2OH O O=C C=O C=O HC HO—C—H CH2OH O -2H +2H [还原型] [氧化型] 2. 生理功能和缺乏症: (1)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反应:在体内组成氧化还原体系,对生物氧化有重要作用。如保持SH基酶的活性、恢复Hb的输送氧功能、促进肠道内Fe的吸收等。 (2)参与体内多种羟化反应:是脯氨酸羟化酶的辅酶,促进各种支持组织及细胞间粘合物的形成。如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维护胆固醇正常代谢、维护氨基酸代谢等。 (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具有抗氧化作用,保护VE、VA、VB免遭氧化; (4)其它功能:如防止贫血、刺激免疫系统增加机体抵抗力。 坏血病 ,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易出血,牙龈肿胀、出血、萎缩,骨钙化不正常及伤口愈合缓慢; 4. 缺乏症: 5. 食物来源: 广泛存在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中摄取。 脂溶性维生素对于脊椎动物是必需的,无脊椎动物有,但不起维生素的功能,脊椎动物中赋予新的功能,52页 脂溶性维生素 是不饱和的一元醇,有二种形式,VA2的生理活性仅为VA1的一半。在体内的活性形式主要是由视黄醇氧化形成的视黄醛。 维生素A1 维生素A2 3-脱氢视黄醇 (一) VA(视黄醇 、抗夜盲症干眼病维生素) 1 . VA结构: 视黄醇 2.活性形式: 视黄醛, 特别是11-顺视黄醛 3.维生素A原: β-胡萝卜素 4.生化作用及缺乏症 生理作用 缺乏症 合成视细胞内感光物质,即 视紫红质---维护夜视功能 暗适应能力差,重者夜盲症、干眼症、结膜干燥、角膜软化、眼眶下色素沉着 参与糖蛋白合成,维持上皮细胞完整健全 上皮干燥、增生、过度角化,上皮肿瘤 促进生长和骨的发育 儿童生长停顿、骨骼发育不良大鼠排卵减少,影响生殖 缺乏维生素A致癌物在体内毒性增强,补充后可使已癌变细胞恢复正常 维生素A的摄入与癌症发生呈负相关 维生素A主要存于动物性食物中,但有色植物中的?-胡萝卜素含量丰富。 肝、蛋黄、鱼肝油、胡萝卜、青菜、玉米等 5. 食物来源: V D3 (二) VD(钙化醇、抗佝偻病维生素) VD的结构 V D2 属于类固醇化合物,具环戊烷多氢菲结构,包括D2和D3两种,D2又称麦角钙化醇,存在植物与酵母细胞内;D3又称胆钙化醇,存在动物体内。紫外线照射可使它们变为相应的活化形式。。 4. 生理功能: 调节钙磷代谢,作用与小肠黏膜、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