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发布:2017-04-13约1.56万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PAGE \* MERGEFORMAT 15 页 共 12 页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 九年级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27分) 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句子。(4分)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 ▲ ▲ ▲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 ▲ ▲ ▲ ▲ 2.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酒困路长惟欲睡, ▲ 。(苏轼《浣溪沙》) (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李清照《醉花阴》) (3)了却君王天下事,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 ▲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5)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 (6)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7)过尽千帆皆不是, ▲ 。肠断白蘋洲。(温庭筠《望江南》) (8)列国周齐秦汉楚,赢, ▲ ;输, ▲ 。(张养浩《山坡羊》) (9) 李清照《武陵春》中写人事变迁让人伤心的句子是: “ ▲ , ▲ ”。 (10)《出师表》一文中,表现诸葛亮志趣过人,品性高洁的句子是:“ ▲ , ▲ ”。 3.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1)“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的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dì(▲ )固。 (2)读书时不可存心jié难( ▲ )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3)屠户横披了衣服,腆( ▲ )着肚子去了。 (4)杨修为人恃( ▲ )才放旷,终招杀身之祸。 (1)根深dì固( ▲ ) (2)jié 难( ▲ ) (3)腆着( ▲ ) (4)恃才放旷( ▲ ) 4.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人人都羡慕凤凰的光鲜亮丽,可是,谁知道它那炼狱般的浴火重生?谁又理解它“非梧桐不止”的高洁志向?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语气强烈地写出作者对忍受了炼狱般???苦后浴火重生、具有高洁志向的凤凰的赞美。 B﹒那绿水碧波欢快地冲进这片石滩,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绕过这块石轻翻细浪,撞上那块礁忽喧涛声,整个滩里笑声朗朗。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绿水碧波冲进石滩的畅通与迅速,撞击到礁石后激起的浪花形态各异以及水击礁石所发出声音的响亮。 C﹒早春的天空,玻璃那样青,如一层薄薄的蛋壳,那是在画家的调色板上也调不出的颜色。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早春天空色彩的清淡、纯净、澄澈。 D﹒春天来到香山,我看它的妩媚;夏天来到香山,我看它的丰腴;秋天来到香山,我看它的绰约;冬天来到香山,我看它的骨气。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突出了香山一年四季均有可赏之景又富于变化的特点。整齐的句式让人读来朗朗上口,有助于表现香山的景致之美。 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 回答问题。(2分) 材料一: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材料二: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材料三:曾有这样的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漫画题为“如此爱心”。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写出两点) 探究结果一: ▲ 探究结果二: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