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生产循环审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二章 生产循环审计 第一部分 本章概述 1)本章内容概述 本章属于CPA报表审计实务,本讲论述生产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及相关内部控制测试,对存货的成本、分析性复核、监盘、计价、截止等的实质性测试,以及与生产循环相关的其他帐户的审计。(转下页) 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来说,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最为重要,因为它们涉及现金的收支以及重要的销售、购货交易。对生产循环来说,它不涉及现金收支,有关的业务活动也不如销购货重要,即使内部控制差一点,也不致于发生严重的损失。因此,在本教材中,对销售与收款循环和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及测试,阐述得最为详细,而对于生产循环内部控制及测试,本教材就介绍得比较简单。(转下页) 有鉴于此,从应考角度出发,学员对本讲有关内部控制的内容就不必再予以关注。只要学员能够透彻地理解第八讲内部控制的内容,即使考到有关生产循环内部控制,也完全可以应付了。 本讲需要学员重点掌握的是有关存货实质性测试的内容。本讲对存货的实质性测试,是按节来阐述的,即对每个重要的测试目标,分别在不同的节中阐述,这是因为对每个具体目标测试的内容较多,以本节来阐述可以讲得更具体详细。 (转下页) 教材第三节存货成本的审计,就是阐述对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审计,学员如果理解了这三项成本的内容,就可以应付对这三项成本的审计,因此,复习时对这部分内容也可不必过于关注,不过应理解这一节中的“生产成本及销售成本倒轧表”的原理。 本讲涉及的其他相关项目的审计,也只要从会计上理解就行了。 2)本章重难点概述 本章的重点有:具体为: (1)分析性复核在生产循环审计中的运用(计算和分析); (2)存货监盘的要点、注册会计师的监盘责任、监盘决策、监盘程序; (3)存贷计价审计要点和存货截止测试审计处理。 本章的难点有:不同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如何实施存货监盘程序? 3)学习要求和目标 本章要求考生了解生产循环的特性,掌握生产循环内容控制测试及其交易的实质性测试,存货成本项目的审计程序,存货相关账户的审计内容,生产循环其他账户的审计。 第二部分 知识点讲解 ◆12.2.1~12.2.3内部控制测试和交易的实质性测试 一、生产循环内部控制及测试概述 生产循环的内部控制包括三项内容: 1、存货的内部控制 2、成本会计制度 3、工薪的内部控制 有关存货的内部控制及其测试在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中做了介绍,本节不做介绍。 二、生产循环内部控制测试 (一)成本会计制度的测试 包括四项内容:直接材料成本测试、直接人工成本测试、制造费用测试和生产成本在当期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测试。 1.直接材料成本测试 涉及到三个因素:消耗量、单价、总成本。围绕这三个因素进行审查其正确性与合理性即可。 (1)对采用定额单耗的企业: A、抽取某一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成本计算单; B、获取与之相关的生产指令或产量统计记录及其直接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根据各该直接材料的单位实际成本,计算直接材料的总消耗量和总成本;(转下页) C、将其与该样本的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成本核对,并注意下列事项:生产指令是否经过授权批准;单位消耗定额和材料成本计价方法是否适当,在当年度有何重大变更。 (2)对非采用定额单耗的企业: 获取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材料发出汇总表(或领料单)、材料明细账(或采购业务测试工作底稿)中各该直接材料的单位成本,检查下列事项(转下页) A、将“成本计算单”中直接材料成本与“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费用相核对,看其是否相符,分配的标准是否合理; B、从“材料发出汇总表”或“领料单”中抽取若干种直接材料,将其发出金额(发出总量和各该种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之乘积)与“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中各该种材料费用进行比较,并注意:领料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授权批准;材料发出汇总表是否经过适当的人员复核;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适当;在当年度有何重大变更等。 (3)对采用标准成本法的企业: 获取样本的生产指令或产量统计记录、直接材料单位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单价及发出材料汇总表或领料单,检查下列事项: A、核对标准成本与“成本计算单”中的直接材料成本是否相符; B、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与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C、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在当年度内有何重大变更。 2.直接人工成本测试 涉及到三个因素:耗用工时(或计件量)、工资率(工资标准)、总成本。围绕这三个因素进行审查其正确性与合理性即可。 (1)对采用计时工资制的企业: 获取样本的实际工时统计记录、职员分类表和职员工资手册(工资率)及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检查下列事项:(转下页) A、“成本计算单”中直接人工成本与“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中该样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