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课件:第四单元第11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共54张PPT).ppt

发布:2017-05-01约字共5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1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考纲展示·体系构建;;基础梳理·题眼突破 核心考点1 经济全球化 1.主要表现 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2.载体 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 【特别提示】 判断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是强调在生产领域,贸易全球化强调在交换领域,资本全球化强调在投资领域。;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①它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消极影响。 ①发达国家主导着世界市场的发展,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②??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3)发展中国家的对策。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题眼突破 1.正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原因及影响 (1)实质: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2)原因: ①发达国家具有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 ②现代信息技术基本上由发达国家掌握; ③发达国家在世界市场上占主导地位; ④发达国家左右着国际经济的“游戏规则”。;(3)影响:因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者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以它对发达国家是利大于弊;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是把“双刃剑”。 2.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 (1)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国际政治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多极化。 (2)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都是经济一体化的具体表现。;真题演练 命题角度1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实质 1.(2013·江苏)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一个完整的工业品全生命周期的全球流通路线(①→②→③)如图所示。该图所揭示的经济现象 ( );A.表明发达国家非法转移环境成本 B.表明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水平持续提高 C.是由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引起的 D.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解析】 图表体现不出非法性,A项排除;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优势在于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B项说法不合现实;由于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经济全球化仍以发达国家为主导,C项符合题意;图中发达国家将废旧品、消费垃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说明其也存在危害,D项错误不选。 【答案】 C;命题角度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2014·安徽)读下图。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甲乙两国充分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进行分工与贸易。据此可以推断 ( );①甲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 ②乙国出口粮食比出口肉类优势大 ③甲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 ④乙国出口肉类比出口粮食优势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由图表可知,乙国无论在粮食生产还是在肉类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对甲国而言,如果与乙国进行贸易,粮食比肉类更具比较优势,所以甲国应该生产粮食,换乙国的肉类,①入选。乙国在肉类生产上与甲国相比,优势更大,所以乙国应该生产肉类,换取甲国的粮食,④入选。 【答案】 B;核心考点2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世界贸易组织 (1)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2)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 ①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 ②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 ③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 ④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2.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1)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我们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2)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3)“走出去”:我们要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4)原则: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5)正确态度: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 (6)我们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