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企业资源计划(ERP).pdf

发布:2017-09-29约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企业资源计划(ERP)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的概念,理解 MRP 的基本原理 与处理逻辑,掌握 MRP 计划编制与需求计算方法,理解 MRP Ⅱ的基本思想,掌握 MRP Ⅱ的系统组成,了解MRP Ⅱ的基本特点,理解 ERP 的内涵,了解CIMS 系统的 组成与主要功能。 本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1.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的概念。 2.MRP 的基本原理与处理逻辑。 3.MRP 计划编制与需求计算方法。 4.MRP Ⅱ的基本思想。 5.ERP的内涵。 第一节 物料需求计划(MRP) 一、MRP 概述 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是对传统库存计划方法— —订货点法的改进,是为了解决在新的环境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库存管理以更好地 符合生产计划的要求应运而生的。 1.独立需求与相关需求 企业生产过程所需要的物料(包括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成品)按照其间的 关系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两种类型。 独立需求是指某种物料的需求与其他物料互不相关,物料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 由企业外部的需求来决定。独立需求依赖于企业外部的市场,是一种外部需求。 相关需求又称为非独立需求,是指某种物料的需求与其他物料或产品的需求直 接相关,其需求往往是由其他产品的需求所引起的。即按产品结构,一个低层物料 116 的需求取决于上一层部件的需求,部件的需求又取决于上一层子组装件的需求,依 此类推,直至最终产品的需求。 相关需求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可从产品的结构组成、生产工艺过程等逻辑关系 计算出来。而独立需求的需求量及时间则依赖于销售和市场研究部门的反馈数据, 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2 .订货点法的局限性 订货点法假定库存需求呈连续的、稳定的均衡状态,且相互独立,提前期是已 知的、固定的,并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需求,据此决定订货量和订货时间。 相关需求并不遵循订货点法的这种假设前提,将订货点法用于相关需求的库存 控制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和缺陷。 针对订货点法存在的问题,围绕如何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提供规定品种 和数量的物料,使库存控制真正为生产计划和运作服务,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 探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种专门面向相关需求库存控制的新方法——物料 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简称MRP)系统应运而生。 MRP 是根据销售预测和订货情况制定主生产计划(MPS ,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再利用计算机将未来时段的产品需求按照产品结构分解为零部件需求计 划,以作业指令的形式提出采购部门所需购买的原材料和推动生产部门制造产品的 零部件及成品的一种管理方法。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人们就提出了 MRP 理论(即开环 MRP) 的雏形。到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MRP 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发展成熟,并形成闭环的 MRP ,20 世纪 80 年代又进一步发展为 MRP Ⅱ(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20 世纪 90 年代拓展为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 二、MRP 的基本原理 MRP 的基本原理可归结为两点: ①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导出相关物料(零部件、原材料等) 的需求量和需求时 间。 ②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时间。 MRP 的运作机制是由主生产计划导出零部件、原材料的相关需求量、需求时间 以及订货时间,以此为基础导出对各种制造资源的需求数量和需要时间。 MRP 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企业,尤其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的加工装配型生 产企业的生产运营。 三、MRP 的组成 MRP 系统的基本组成如图 8-1 所示,主要分为输入、计算处理、输出三部分。 1.MRP 的输入 MRP 的输入主要有三个数据来源,即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和库存记录文件。 (1)主生产计划(MPS)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