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理想树600分考点700分考法】2016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9磁场摘要.ppt

发布:2017-06-16约6.33千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粒子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不外乎匀速或匀变速直线运动,以及类平抛运动,可应用牛顿运动定律或偏转运动规律求解.粒子受到磁场力的作用,一般是垂直磁场入射,做匀速圆周运动,进行判别受力方向,描绘轨迹,依据几何关系,求出运动的回旋角和运动半径,可求解. (3) 首先要注意粒子的入射条件,这决定了粒子入射第一个场的运动情况;关键是分析带电粒子射出第一个场的运动情况,这是进入第二个场中运动的初始条件,这个时候注意运动规律的转变.通常这个进入第二个场的条件,会是符合解题的基本条件,例如一般会垂直或平行于场的方向进入. 考点39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 有些情况下,带电粒子可能在两种场中往复运动,这种问题一般具有周期性,注意找到周期规律,例如回旋加速器中,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与运动速度无关,呈现周期性,所以可以加一个周期相同的交变电场加速. 考法9 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的运动★★★★ 叠加场指的是:重力场、电场、磁场,其中两个或三个在空间的重合存在.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例如电场与磁场或重力场与磁场,受到多个力的共同作用.此时,单独受到洛伦兹力而做圆周运动的规律会发生改变.所以应对本类考题的方法仍是对带电粒子进行受力分析,结合牛顿运动定律和已知条件解题.注意以下情况: 考点39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 无论什么情况下,洛伦兹力总是与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和磁场方向垂直,总是改变带电粒子速度方向,且不对带电粒子做功.所以,若带电粒子未受轨道约束,在有磁场参与的叠加场中做直线运动,要么带电粒子沿着磁感线运动,要么出现重力或电场力与洛伦兹力的平衡. 若带电粒子在叠加场中还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大小不变,方向不断变化,这说明粒子受到的重力和电场力应当平衡.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其本质是几何知识与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由于这类问题灵活多变,最能体现学生数理结合的综合应用能力,高考常见的压轴大题. 考点39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 * 专题9 磁场 考点37 磁场 安培力 考点38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考点39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考点40 洛伦兹力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问题 考点41 带电体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 考点37 磁场 安培力 1. 磁场与磁感线 (1) 磁场:磁体或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体与磁体、磁体和电流、电流和电流通过磁场相互作用. ①关注地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②电流周围磁场的方向用安培定则(也称右手螺旋定则)来确定. (2) 掌握几种常见的磁场与磁感线 ①直线电流的磁场:无磁极,非匀强,距导线越远处磁场越弱. * ②环形电流的磁场:两侧是N极和S极,离圆环中心越远,磁场越弱. ③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两端分别是N极和S极,管内是匀强磁场,管外为非匀强磁场. * * 安培力的方向用左手定则判断,即平伸左手掌,大拇指与四指垂直,磁感线垂直穿过掌心,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方向即为导体受到安培力方向. 注: F⊥B,F⊥L,但L与B不一定垂直. * 考法1 磁场的产生与磁场叠加★★ 1.磁场的产生 (1) 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感线从内到外闭合,在内部由南极指向北极,在外部才由北极指向南极. (2) 电流的磁场.需要掌握上述几种典型的磁场,能从立体、横截、纵截三个不同角度运用安培定则确定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关系. 对于通电螺线管,在应考时要注意导线的绕向与电源的接法,确定电流的流向,准确应用右手螺旋定则确定磁场方向,如图所示. 考点37 磁场 安培力 * 2.磁场的叠加 空间中的磁场通常会是多个磁场的叠加,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计算或判断.通常考题中出现的磁场不是匀强磁场,这类考题的解法如下: (1) 确定磁场场源,如通电导线. (2) 定位空间中需求解磁场的点,利用安培定则判定各个场源在这一点上产生的磁场的大小和方向.如下图中M、N在c点产生的磁场. (3) 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如图中的合磁场. 考点37 磁场 安培力 * 考法2 导体受到安培力的方向判定与应用★★★★ 1.判断通电导体所受安培力的常规技巧 (1) 左手定则推论:同向平行电流相互吸引,异向平行电流相互排斥.如图所示,电流I1处在电流I2的磁场当中受到安培力F. (2) 注意应用等效分析:环形电流(包括矩形等电流)可等效为小磁针,通电螺线管可等效为多个相互平行的环形电流或条形磁铁等. 考点37 磁场 安培力 * (3) 分析非匀强磁场中通电导体受力方向的方法 ①将导体分段分析. ②粗分析可将方向“理想化”. ③注意将穿过纸面的磁场或电流抽象表示,并理解. 考点37 磁场 安培力 * 考法3 安培力的计算★★★★ (1) 应用安培力公式F=BI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