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度档案馆工作总结.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0 年度档案馆工作总结
2010 年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我校档案工作不平凡的一年。档
案工作承载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使命和责任,依据国家《档
案法》和 《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促进我校档案工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
学校中心工作提供高质量服务,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现将档案馆 2010 年的主要
工作总结如下:
一、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明确档案工作思路。继续深入贯彻 《高等
学校档案管理办法》(27 号令),结合天津市档案局组织的档案工作基础建设年活
动,进一步强化全员档案意识,夯实档案工作基础,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
坚持贯彻部门立卷制度,与机关职能部门和各院级单位建立有效的档案工作和谐
网络、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培训机制和归档工作提醒机制;初步构建以校本档案
资源为基础,历史档案资源挖掘整理与现行档案资源建设相结合、校内外信息资
源收集相结合的立体多维的档案资源建设体系;加强馆藏档案的维护管理,完善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深
化档案服务利用创新,完善校史博物馆建设,努力使档案服务利用在学校育人、
事业发展、文化建设、对外宣传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夯实现行档案资源建设基础。组织修订
《天津大学党政文书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进一步完善部门立卷制度,建立和
谐有效的档案工作机制。通过深入到立卷单位宣讲档案工作程序与制度、为各单
位提供周到的档案立卷指导服务等方式,加强与各单位的联系,促进现行档案的
及时归档,集中解决以往归档工作中的一些遗留问题。加强档案工作培训,与研
究生院学位办联合组织了研究生学位材料档案收集与整理培训会,收到很好的效
果。本年度共接收党政文书类、教学类、出版物类、科研类、外事类、本科生毕
业合影照片等各类档案共计 6132 卷 (包括电子版卷内目录及部分电子全文数
据),档案的接收工作特别关注学校重大活动,如 115 周年校庆 “实事求是”书
法作品的接收集等。按照各门类档案的编目标准,对进馆档案进行分类、整理、
编目入库,共入库档案 4667 卷,以上入库档案全部建立了电子版卷内目录。
三、构建历史档案资源建设体系,不断丰富历史档案馆藏。密切与中央档
案馆、国家图书馆、有关省市档案馆以及校史重要人物及亲属、广大校友的联系,
进一步挖掘佐证学校重要历程、重要事件的珍贵历史档案。如加强与杰出校友张
太雷后代及张太雷纪念馆的联系,获得我校早期师生创办的 《华北明星报》复制
件 3700 余版;查找线索,与北洋大学理学院院长陈荩民后代取得了联系,获得
北洋大学校务委员会临时委员会主席印章、北洋大学校徽和通讯录等 9 件史料和
1
实物;征集反映北洋大学校友社会贡献的历史照片 22 张;复制 《北洋理工季刊》
(1933-1937)电子版、《北洋半月刊》(1929)电子版共 20 期;购置、获赠 《北
洋大学记往》及反映校友社会贡献的史料 4 册。参加李书田纪念活动,与各界老
校友建立密切的联系。
四、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在 2009 年工作
的基础上,对毕业生信息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入学时间涵盖 1895 年至今
的所有毕业生基本信息库。 本年度启用新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年度内将原
档案管理系统下的四十五万条各级记录转化到新系统中,并将编目方式向档案实
体分类体系做了靠拢,结合我馆原有编目方式,定义和增加了实体分类号字段,
使档案目录在数据结构方面更加清晰明了,便于管理;新增各种档案数据记录十
万余条。结合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对档案馆网页进行重新规划调整,增强网页的
服务和信息交互功能。
五、加强规范化管理和整卷力度,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跃上新台阶。根据 2009
年中组部下发的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坚持 “程序求规范,管理
创一流”的目标,进一步完善了干部人事档案的收集、管理、利用及转出制度,
转出档案实现了机要和送达两种方式,不仅确保了档案的安全,而且对外树立了
我校管理规范、严谨的良好形象。与组织部、统战部、人事处、学工部等有关部
门密切配合,将历年散存在各部门的材料进行了全面清理,对应纳入归档范围的
材料全部归档,提高了归档的完整率,共收集接收整卷档案 51 卷,散页 1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