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护理管理制度培训剖析.ppt

发布:2017-06-05约7.79千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护理关键性核心制度 黄山市人民医院 兰晓娥 2013.7.24 重点掌握关键性制度 1.分级护理制度 2.查对制度 3.护士值班交接班制度 4.护理文件书写制度 5.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6.危重病人登记报告和质量检查制度 重点掌握关键性制度 7.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8.患者坠床与跌倒防范制度 9.护患沟通制度 10.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分级护理 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分级护理制度 一、特级护理 1.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的患者;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道护理等,实施安全护理。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边交接班。 分级护理制度 二、Ⅰ级护理 1.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的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病人。 2.护理要求: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 (2)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道护理等,实施安全护理。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分级护理制度 三、II级护理 1.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的病人; 2.护理要求: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病情变化。 (2)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分级护理制度 四、III级护理 1.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2.护理要求: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才能保证病人的安全和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须查对方可执行,应做到班班查对。 2.处理医嘱与查对医嘱者须签全名。 3.临时医嘱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口头医嘱、医嘱不规范、医生未签名、治疗医嘱不注明时间、剂量、用法不执行。 3.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并请医生核对药物,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2人核对医生补写医嘱后再弃去。 4. 护士长参与每周总查对医嘱一次。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处置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一注意:注意用药后反应。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有无裂痕,大液体有无瓶口松动,混浊,沉淀、絮状物,有效期与批号及生产日期,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则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4.易致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用多种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 5.治疗时,如病人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后方可执行。 三、输血查对制度 1.采配血标本时。需同时将输血申请表和贴有申请表联号的试管携至病人处,核对床号、姓名,若有两人同时配血应分别进行。 2、取血时,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血袋有无渗漏。 3、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血型、血量、血袋号是否一致,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 4、查病人的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血型。 三、输血查对制度 5、输血前交叉配血报告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签名和时间。 6、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输血反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