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中国传统养生的五大流派.ppt

发布:2017-05-20约2.49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中国传统养生的五大流派 1、道家养生 2、儒家养生 3、中医养生 4、释家养生 5、武术养生 第一节、道家养生 1、道家的基本思想 2、道家的养生思想 3、道家的养生观 4、道家的养生原则 5、道家的养生方法 1、道家的基本思想 “道统万物”(思维方式)、“抱朴守真”(价值取向)、“自然无为”(行为原则)、“崇俭抑奢”(生活信条)、“柔弱不争”(处世之道)、“重生养生”(终极目标——得道)。 2、道家的养生思想 养生思想的总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特点是“身国同构”“人法自然”。 3、道家的养生观 (1)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2)形神并养,侧重于神 (3)动静结合,以静为主 (4)内外兼顾,鞭后而寿 4、道家的养生原则 (1)物极必反,贵和有度 “和”要求处理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不能过。 (2)唯神是守,爱惜精神 “重神轻形” 5、道家的养生方法 (1)少私寡欲,抱朴守真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防。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 (2)修养自然性道德法 “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老子 “德全者神全”“德全神不亏”——庄子 (3)“心斋”与“坐忘” “致虚极,守静笃”,——老子 “心斋”与“坐忘”,养心的两种具体方法 (4)吐纳与导引 吐纳以调节呼吸为主的养生方法;导引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的意思。道家以此为养形的手段。 第二节、儒家养生 1、儒家养生思想 2、儒家的养生观 3、儒家的养生原则 4、儒家的养生方法 1、儒家养生思想 (1)儒家养生的创立 儒家养生的开创者孔子。儒家以前修养的目的多数为政治性修德,其目标是成为更好的统治者。“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儒家养生的诀要。 “仁者无忧,智者无虑,勇者不惧。” (2)儒家养生的拓展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3)儒家养生的内向发展 代表人物:孟子。 (4)儒家养生的向外发展 代表人物:荀子。 2、儒家的养生观 1、身心共养的养生观。 “心理”和“饮食” 2、动静结合的养生观 提倡“动静以义”的养生之道。强调“仁者静”的同时,重视“动”的作用。 3、儒家的养生原则 1、修德养心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仁者无忧”。道家倡导的道德与儒家有什么不同? 2、标举“中庸”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言行上注重控制自己的情绪。 4、儒家的养生方法 1、格物外求法 (1)闻见 (2)思虑 (3)学习 (4)解蔽 (5)虚一而静 2、反省内求的方法 (1)寡欲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合理的欲望 (2)求放心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求放心指用意识把遮蔽在潜意识层面的本心显现出来。 (3)诚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天下至诚”,“才能与天地参矣”。 (4)慎独 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5)养气 “浩然之气”。具备了这种“气”,能够在生活中保持生活的自尊。 现代人应当争气,而不是赌气! 第三节 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的元典:《黄帝内经》 (1)中医养生观 (2)中医养生原则 (3)中医养生方法 1、中医养生观 (1)以情制情 人的情志与脏腑相联系,根据五行相克理论,《内经》认为人的情志活动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2)形神兼顾 “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养神要靠清净来完成,而养形怡神要靠适度运动。 (3)顺时养生 《内经》以天人感应观的哲学理论体系为基石,认为人与自然相互关联、息息相关。四时节气变化是自然界的规律,那么提出了“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2、中医养生原则 (1)治未病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掘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平素养生,防病于先”“防微杜渐,欲病救萌”“已病早治,防其传变”。 (2)得神者生 《内经》“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失神者死,得神者生。” (3)平和适中 (4)全德养生 “上古圣人所以能年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3、养生方法 1、四时养生法 2、节情制欲养生法 3、气功养生法 “正气寸内,邪不可干”。 第四节 释家养生 三乘(大乘、小乘、密乘),二门(显门、密门)。 “解脱主义” 怎么才能达到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