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讲 中国文化的类型及其特点.ppt

发布:2017-05-01约9.26千字共5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文化概论 五、课程总体结构图 第一讲 中国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第二讲 中国文化的类型及其特点 第三讲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价值系统 第四讲 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五讲 中国语言文字文化 第六讲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第七讲 中国古代艺术文化 第八讲 中国古代宗教文化 第九讲 中国古代哲学文化 第二讲 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 西方有则幽默小品:一位教师以大象为题,让各国学生作文。 法国学生的作文:《大象的情爱》 俄国学生的作文:《俄罗斯的大象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大象》 德国学生的作文: 《大象的思维》 中国学生的作文: 《大象的伦常》 文化的类型分类 从文化的内容、社会功能、精神走向等角度出发,人类文化分为三种类型: 1.中国的伦理政治型文化:以人与他人为核心; 2.古希腊的科学型文化:以人与自然为核心; 3.印度的宗教型文化:以人与自身关系为核心。 从精神追求角度出发将人类文化分为三类: 1.意欲型的西方文化; 2.调和持中型的中国文化; 3.反身向后型的印度文化。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1.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2.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3.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从地理环境看,中国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的大陆性地域,与西方地中海沿岸的民族有很大的不同; 从物质生产方式看,中国文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封建的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与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海洋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 从社会组织结构看,宗法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年,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 影响:观念与意识形态 传统的社会心理 人们的行为规范 表现:孝亲敬祖、尊师崇古、 修己务实、不佞鬼神、 乐天安命… … 中国文化的基本象征符号:道德灵魂。 ------斯宾格勒 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 ------黑格尔 西方文化:“智性文化”,即重智的文化,是建立在西方宗教和哲学基础上的文化。 中国文化:“德性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重德,以德摄智的文化。 中国古代有“天命有德”的观念。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张载《正蒙·乾称篇》 伦理型是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 社会根源: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期存在。 ——血亲意识 “六亲”:1.《左传》:以父子、兄弟、姑姐(父亲的姐妹)、甥舅、 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夫的家属)为“六亲”; 2.《老子》: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 3.《吕氏春秋》: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 4.《汉书•礼乐志》颜师古注中以父、昆弟、从父昆弟、从祖 昆弟、族昆弟为“六亲”。 “九族”:1. 从自己算起,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称之谓九族,指的 是高祖、曾祖、祖父、父、子、孙、曾孙、玄孙共九代。 2.指异姓亲族,即父族四(自己本族四代), 母族三(母亲同族三代), 妻族二(妻子同族二代),这样合起来共九族。 社会心理:中国人向来对血缘关系格外注重,其语言表现是亲属称谓系统的庞杂精细。 例:祖父的兄弟:堂祖父、从祖父、伯公、 伯祖、伯翁、叔公、叔祖、叔翁等。 (grandpa) 祖父兄弟妻子:堂祖母、从祖母、伯婆、 伯祖母、叔婆、叔祖母等。(grandma) “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