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6.3.2我们都是当家人.doc

发布:2017-06-09约3.2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3.2 《我们都是当家人》教学设计 温二十五中七年级备课组 教材分析 学生对身边的公共设施和服务项目常熟视无睹。本课时提示学生通过了解税收对国家财政收人的作用、税收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税收的意义,初步感悟纳税作为公民的基本义务与我们的联系,懂得一些税收的基本常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一些有关国家财政的收入的知识。 (2)感受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最稳定的形式,了解税目中个人所得税及其特点。 (3)使学生领会纳税的意义;通过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进行纳税的常识与能力培训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难点:领会纳税对保障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 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为副(联系阅读、主动提问)。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税收背景材料和相关视频文件或图片。 (2)制作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先播放一段“长江三峡”视频资料(或其他资料)。 师:通过前面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什么是国债;那我国进行大型重点工程的建设、兴办各种公共设施和服务项目,国家要支出大笔资金,这些资金从何而来? 生:税收收入,发行国债。 师【总结】:我国财政收入可分为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税收是最稳定、最重要的收入,占我国财政收入的90%以上。今天我们就学习“税收”。 【新课教学】 师:今天我们来尝试新的学习方法-联系阅读,主动提问[“看一看”,“划一划”(重点和难点),“问一问”]。联系阅读是指在学生阅读新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联系相关知识和社会现实。这里的联系阅读还包括与课外生活的联系、与课外书的联系和通过其他媒体信息渠道获取知识等等:主动提问的方法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也可比较对照新旧知识发问;可通过多向综合发问;可通过逆向假设发问。学生自主阅读5分钟,前后同学可讨论交流。(教师应鼓励大胆发言的学生) 【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有关税的信息,那么,什么是税收呢? 【回答】国家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向纳税人征收税款,叫做税收。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纳税人”吗? 【总结】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不论企业还是个人,只要直接负有纳税义务,就是纳税人。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第51页的阅读卡:税收探源,并思考: (1)税收是由谁来征收的?老师能不能向大家收税? (2)交完税,政府还把钱再返还我们吗? (3)该缴税的不缴税,行吗? 学生回答问题时师生共同归纳: (1)只有政府才有征税权,其他任何组织或机构都没有征税权。税务局是我国的税收征收机 (2)和国债不一样,政府通过税收强制人们将自己收入的一部分转移给政府支配,不直接返还给个人。 (3)政府征税是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的,因而具有强制性。不论纳税人是否愿意,都必须依照法律纳税,否则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说一说】生:政府利用税款为纳税人提供了什么公共服务? 【回答】生(略) 【提问】生:税收是国家最重要、最稳定的收入,通过税收,政府可以获得大量的资金来提供公共服务,那么政府是以什么名目、形式收这些税呢? 师:国家要征收不同类型的税──税目,确定每种税的征收比率──税率,要设立专门的征税机关──税务部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我国的“税收家族”。 出示补充资料(仅作了解): 我国的税收项目 类别 税目 商品课税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以及城市的维护建设税 所得课税 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农(牧)业税 资源课税 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和土地增值税 财产课税 房产税、契税、城市房地产税、遗产税 行为课税 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屠宰税、筵席税和证券交易税 师:国家的税收制度规定了谁是纳税人,我们来看看个人所得税及其特点 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税率表 全月应纳税所得(元) 税率 不超过500元的 5% 超过500~2000元的部分 10% 超过2000~5000元的部分 15% 超过5000~20000元的部分 20% 超过20000~40000元的部分 25% 超过40000~60000元的部分 30% 超过60000~80000元的部分 35% 超过80000~100000元的部分 40% 超过100000元以上的部分 45% 【提问并计算】 师: (1)看课本第51页下面的图,说说爷爷、叔叔和阿姨所缴纳的属于什么税种? (2)假如你父亲每月的收入是3500元,那么他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明确:“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是个人所得税的显著特点 【归纳】:它能够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所以也被称为劫富济贫的税种。播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