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腹主动脉瘤护理查房.ppt

发布:2017-05-23约5.15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腹主动脉瘤症状体征 多数患者无症状,常因其他原因查体而偶然发现 1、搏动性包块:最典型体征,常位于脐周或左上腹,约50%患者伴有血管杂音。 2、疼痛:为破裂前的常见症状,多位于脐周及中上腹部,为突发的剧烈撕裂样锐痛,不能忍受并呈持续性,病人常伴有窒息感甚至濒死的恐惧 3、破裂症状:面色苍白,手足湿冷,血压骤降,神志逐渐模糊,听诊心音减弱,脉率细速 其他严重并发症:瘤内偶可形成急性血栓。十二指肠受压可发生肠梗阻,下腔静脉阻塞可引起周围水肿。 病例介绍---病情介绍 床号:1517 姓名:黄钦渊 性别:男 年龄:75岁 住院号:1445116 2014-10-31 缘于入院前3天体检行腹部彩超提示“腹腔肿瘤可能”求诊我院,门诊拟“腹腔肿瘤待查”收住普外科B区。既往发现高血压10年,最高血压180/110mmHg,不规则服用药物。 入院T36.5 P76 R20BP135/100mmHg 查体:左下腹可触及一团块状肿物,大小约6cm×5cm,质韧,边界不清,活动度稍差,无压痛、反跳痛,余腹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肠鸣音4次/分,四肢无畸形,关节无红肿及压痛,主动活动正常,双下肢无水肿。 病例介绍---病情介绍 2014-10-31?CT示腹主动脉至右侧髂血管全段扩张,并腔内密度不均匀,考虑:腹主动脉瘤形成, 2014-11-04以腹主动脉瘤为主要诊断转我区手术治疗 2014-11-12请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冯睿教授看过患者建议行双肾动脉支架辅助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2014-11-14患者在全麻DSA下行经双侧股动脉、双肱动脉切开腹主动脉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双侧肾动脉烟囱技术)。 病例介绍---病情介绍 术后当天:心电监护持续监测血压,口服降压药控制血压在120/80mmHg以下。中心吸氧,补液治疗,留置尿管,观察桡动脉、足背动脉的搏动、皮肤温度、颜色及感觉运动情况,绝对卧床。 2014-11-15术后第1天 手术伤口敷料干燥,无明显渗血、渗液。尿管通畅在位,尿色清。生命征平稳,病情稳定,嘱开始低盐低脂饮食。 2014-11-16术后第2天病情稳定停止心电监护。 2014-11-18术后第3天拔出尿管。 目前诊断:1.腹主动脉动脉瘤并腹壁血栓2.双侧髂内动脉动脉瘤3.全身多发动脉硬化4.高血压病 腹主动脉瘤的术前护理 4、训练床上大小便:防止术后因体位改变而发生尿潴留及便秘。 5、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饮食。以改善营养状况,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 6、疼痛及休克的观察 腹主动脉瘤一般无自觉症状。若感觉剧烈腹痛则预示动脉瘤趋于破裂,应详细观察腹痛情况及有无颜面苍白、大汗淋漓、皮肤湿冷等休克样表现与血压改变,及时通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问题与诊断 1.知识缺乏 缺乏本病的相关知识。 2.恐惧??与瘤体危险性高有关。 3.潜在并发症—大出血:瘤体自破或外力致瘤体破裂。 4.潜在并发症—切口感染 :与手术切口部位多有关。 5.潜在病发症—下肢血栓:附壁血栓,栓子脱落。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有关。 7.自理缺陷 与手术后需要卧床有关 护理目标 1.了解本病的病因及预防、治疗。 2.病人主诉恐惧感减轻或消失及病人能够配合治疗和护理。 3.一旦出现出血征象,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4.感染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切口按期愈合。 5.一旦发生下肢缺血,能够得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6.皮肤完整无损 7.日常生活护理落实,病人是发挥自理能力 护理诊断 1.知识缺乏 缺乏本病的相关知识。 2.恐惧??与瘤体危险性高有关。 3.潜在并发症—大出血:瘤体自破或外力致瘤体破裂。 4.潜在并发症—切口感染 :与手术切口部位多有关。 5.潜在病发症—下肢血栓:附壁血栓,栓子脱落。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有关 7.自理缺陷 与手术后需要卧床有关 护理措施 1、评估患者对其病的了解程度及接受知识的能力 2、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护理措施。 3、使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防止并发症的重要性,积极配合、防止并发症。 4、告知其戒烟、指导患者合理饮食、避免腹压增大、控制血压在120/80mmHg以下。 护理诊断 1.知识缺乏 缺乏本病的相关知识。 2.恐惧??与瘤体危险性高有关。 3.潜在并发症—大出血:瘤体自破或外力致瘤体破裂。 4.潜在并发症—切口感染 :与手术切口部位多有关。 5.潜在病发症—下肢血栓:附壁血栓,栓子脱落。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长期卧床有关。 7.自理缺陷 与手术后需要卧床有关 护理措施 1 热情接待病人,介绍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