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神经解剖笔记 名解和填空.pdf

发布:2017-04-20约2.29万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 一、名词解释: 1、 周围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指与脑和脊髓相连的脑神经、脊神经 和内脏神经。 2、 突触(synapse):指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感受器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 特化的接触区域。 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 3、 终扣(terminal bouton):神经元突起在接近其终末处常分成若干细支,细支的末端膨 大形成突触前末梢或称终扣。 4、 灰质(grey matter):在中枢部,神经元胞体及其树突的集聚部位称为灰质。 5、 白质(white matter):神经纤维在中枢部集聚的部位,因髓鞘含类脂质而色泽白亮故 称为白质。 6、 皮质(cortex):灰质在大小脑表面成层配布,称为皮质。 7、 髓质(medulla):位于大脑和小脑的白质因被皮质包绕而位于深部,称为髓质。 8、 神经核(nucleus):在中枢部皮质以外,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成团或柱, 称为神经核。 9、 神经节(ganglion):在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胞体聚集处称为神经节。 10.纤维束(fasciculus):在白质中,凡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 称为纤维束。 11. 神经(nerve):神经纤维在周围部聚集在一起,称为神经。 12. 尼氏体(Nissl body):尼氏体的化学成分是核糖核酸和蛋白质,常称为核蛋白体,是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13. 颈膨大(cervical enlargement):脊髓自第 4 颈节至第 1 胸节较粗,称为颈膨大,神 经元数量较多,是发出支配上肢的脊神经部位。 14. 腰骶膨大(lumbosacral enlargement):脊髓自第 2 腰节至第 3 骶节较粗,称为腰骶 膨大,神经元数量较多,是发出支配下肢的脊神经部位。 15. 脊髓圆锥(conus medullaris):脊髓末端变细,称为脊髓圆锥。 16. 终丝(filum terminale): 脊髓圆锥向下延长为细长的无神经组织的结构,称为终丝。 在第 2 骶椎水平以下由硬脊膜包裹,止于尾骨背面。 17. 终室:脊髓中央管在脊髓圆锥内扩大称为终室。 18. 脊髓节段:每一对脊神经及其前后根的根丝附着范围的脊髓构成一个脊髓节段,脊???分 为 31 个节段。 19. 马尾(cauda equina):因为脊髓比脊柱短,腰、骶、尾部的脊神经的前后根要在椎管 的硬脊膜囊内下行一段距离,才能到达各自相应的椎间孔,这些在脊髓末端下面以 下下行的脊神经根称为马尾。 20. 网状结构(reticular formation): 在中枢神经系统,除界限明显的神经核和长的纤 维束之外,还有一些区域灰、白质纵横交织成网状,称为网状结构。(08 年协和) 21. 胶状质(substantia gelatinosa):脊髓灰质板层Ⅱ由大量密集的小型神经元组成,几 乎不含有有髓纤维,呈胶状质样,故称为胶状质。有加工、分析脊髓的感觉信息特 别是痛觉信息的作用。 22. 中间外侧核(intermediolateral nucleus):位于脊髓 T1 至 L2(或 L3)节段的侧角, 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的部位,发出纤维经脊神经前根进入脊神经,再经 白交通支到交感干。 23. 骶副交感核(sacral parasympathetic nuleus):位于脊髓 S2~S4 节段板层Ⅶ的外侧部, 是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的部位,即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发出纤维组 成盆内脏神经。 24. 脊髓休克(spinal shock):脊髓突然完全横断后,横断平面以下全部感觉和运动丧失, 反射消失,处于无反射状态,称为脊髓休克。数周至数月以后,各种反射可逐渐恢 复,但由于传导束很难再生,脊髓失去脑的易化和抑制作用,因此恢复后的深反射 和肌张力比正常时高,离断平面以下的感觉和运动不能恢复。 25. 锥体(pyramid):延髓腹侧面前正中裂两侧的纵行隆起称为锥体,由大脑皮质发出的锥 体束(主要为皮质脊髓束)构成。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