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摇臂座设计说明书.doc

发布:2018-05-15约6.0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制造工艺学与夹具设计》 设计题目: 摇臂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指导老师: 班 级:机制1班 设 计:吴江南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二零一三年十一月 目 录 1.课程设计指导书…………………………………………………3 2.零件的分析………………………………………………………3 3.工艺规程设计……………………………………………………3 4.制订工艺路线……………………………………………………4 5.工序七 钻、扩、铰16 +0.035 0mm孔………………………6 6.设计体会…………………………………………………………7 7.参考文献…………………………………………………………8 1.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课程设计任务 设计题目:摇臂座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二、课题内容 机械零件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1)、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工艺过程方案及夹具方案的确定。 2)、设计工作量:每人完成: 编制工艺过程卡片一张;编制工序卡片一张;绘制指定夹具装配图一张;绘制夹具零件(包括夹具体)图;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2.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摇臂座主要作用是:旋转。 (二)、零件的工艺分折 摇臂座共有三组加工表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求。现分述如下: 1 以Φ12.5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加工表面包括:Φ12.5mm的孔,Φ24mm平面、底端面(40mm*32mm)、Φ18mm斜面。主要加工表面为底端面。 以Φ20+0.035 0的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 以Φ20 +0.035 0mm的孔及其倒角;Φ34mm两端面。 3、以Φ16+0.035 0mm的孔为中心加工表面 以Φ16+0.035 0mm的孔及其倒角,Φ28mm两端面。 这三组加工表面之间存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1)、以Φ20 +0.035 0mm孔与Φ12.5mm孔底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25mm。 (2)、Φ34mm两端面与Φ20+0.035 0孔的垂直度公差为0.08mm。 (3)、Φ16+0.035 0mm的孔与Φ20+0.035 0孔的平行度公差为100:0.10。 3.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40灰铸铁,由于零件 年产量为大批量生产水平,故可采用铸造生产方法。 (二)、基准面的选择 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行正确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确定基准时除了考虑满足有关的基准选择原则外,还要考虑怎样实现所选择和基准,确定各工序的定位及夹紧方式,夹压(装置)位置和夹紧作用方向。 要考虑定位精度要求,当工序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要进行工序尺寸换算,分折定位误差,故选Φ24mm上端面为粗基准面,选底端面为精基准。 (2)、对摇臂座定位基准的分折 主视图:①底面精度,故应先以下端面准,铣上顶面。 ②其次以上顶面为基准,粗铣下底面。 ③再以上顶面为基准,精铣下底面 ④以下底面为基准,粗铣斜Φ18mm。 ⑤经下底面为基准,钻孔Φ12.5mm。 俯视图:⑥由于圆柱面(Φ12.5mm)与底座平行,则应以底座为基准粗铣圆柱Φ34mm端面,粗铣圆梯形端面分三个工序。 ⑦圆柱孔的中心线垂直端面,则应以端面为基准对孔进行钻、扩、铰,其中应换钻头,以达到相应的精度。 ⑧再以孔中心线为基准,精铣圆柱端面。 注意:倒角与钻、扩、铰同时进行,即为同一个工序。 4.制订工艺路线 制订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钢领已确定为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用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 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1、工艺路线方案 工序一 铣Ф24mm上端面 工序二 铣Φ24mm底端面(40mm*32mm)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