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隧道超前长管棚技术交底.doc

发布:2017-05-28约5.76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交 底 记 录 第1页 共10页 工 程 名 称 隧 道 分部(分项)工程 超前支护 交 底 项 目 超前大管棚 图纸名称、图号 交底记录内容 一、编制依据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标段隧道进口超前大管棚施工。 三、施工工艺 1、施工现场准备 管棚完成后,借助上台阶高度,进行暗洞侧壁导坑的上台阶开挖与支护工作,掘进约5~8m左右,开挖中台阶。中台阶随挖随喷混凝土防护,挖至两侧墙底标高后,及时施作两侧支挡措施,中台阶掘进约5~8m左右,同时进行暗挖段导坑下台阶开挖支护。 2、设计参数 管棚施作里程为D3K507+877,采用φ108大管棚,每环38根,每根长30m,环向间距40cm,外插角度1°~3°,管棚施作完成后需进行管棚注浆,之后,方可进行洞身开挖。洞口土方开挖须避开雨天施工。开挖前先施工截水天沟等排水系统,后进行洞口开挖。开挖应自上而下逐层进行,随开挖随喷混凝土进行边、仰坡防护。至暗挖段拱顶开挖轮廓线高度时,垂直下挖至设定的上半断面底部,临时喷设混凝土封闭暗洞掌子面。沿开挖轮廓线环向掏槽,依次施做导向墙、管棚后进行暗洞开挖。 编制: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 注:①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②“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 交 底 记 录 第2页 共10页 工 程 名 称 隧 道 分部(分项)工程 超前支护 交 底 项 目 超前大管棚 图纸名称、图号 管棚正面布置图 编制: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 注:①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②“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交 底 记 录 第3页 共10页 工 程 名 称 隧 道 分部(分项)工程 超前支护 交 底 项 目 超前大管棚 图纸名称、图号 (1)导管规格:mm,壁厚; mm,壁厚; (4)钢管距:环向间距40cm; 倾角:外插角1°~3°为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 注浆材料:水泥浆; 设置范围:拱部120范围; “单”号孔“双”号孔 3、施作 导向墙采用C20混凝土,截面尺寸1m×1m;导向墙基础需置于稳定或具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要保证其基础稳定性。导向墙按拱部120°范围计算,为保证大管棚施工精度,导向墙内设2榀I20型钢钢架,钢架纵向间距为0.5m,钢架边缘设环向间距为40cm的外径146mm、壁厚5mm的导向钢管,导向钢管于钢架上焊接,钢架各单元由连接板焊接成型。 编制: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 注:①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②“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交 底 记 录 第4页 共10页 工 程 名 称 隧 道 分部(分项)工程 超前支护 交 底 项 目 超前大管棚 图纸名称、图号 (1)开挖 施工放样后,采用机械开挖至导向墙基地,人工清除基地表面浮土并压实。 (2)架设定位型钢 导向墙开挖完毕后,开始架设定位型钢。型钢钢架采用I20型钢钢架2榀,钢架纵向间距为0.5m,型钢间通过Φ22钢筋(环向间距1.2m,长1.0m)纵向连接成为受力整体,型钢在钢材加工场加工,运至现场拼装。 (3)埋设导向管 导向管采用φ146mm、壁厚5mm的热轧无缝钢管,长1m,环向间距为40cm,放线确定其位置后,将导向管牢固焊接在型钢上,导管两端用无纺布包裹,防止混凝土赌塞。 (4)立模 在型钢下铺设标准钢模作为底模。在底模外端采用标准钢模架设端模,端模外侧 编制: 复核: 签收: 年 月 日 注:①对重点工程、关键部位及质量要求高的特殊工程除口头交底外,还要以书面形式进行技术交底。 ②“技术交底书”一式两份,一份作为施工依据,一份留存备查,并办理交接手续。交 底 记 录 第5页 共10页 工 程 名 称 隧 道 分部(分项)工程 超前支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