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学资料完整.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石油的元素组成:组成石油的主要元素是 碳、氢、硫、氮、氧五种元素。
2.石油的烃类组成:由碳和氢可组成烃类化合物,即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它们在原油中占绝大部分。在原油中不含不饱和烃,但在二次加工后的石油产品中有不饱和烃(烯烃)。
3.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主要指:含硫、含氮和含氧化合物以及胶状沥青状物质
4. 我国原油的组成特点:从元素组成上看,含硫低、含氮高是我国原油的特点之一。三高一低 高凝点 高粘度 高含蜡 硫偏低 。
5. 各类化合物的分布规律: 随着石油馏分沸点的升高,馏分中烷烃含量逐渐减少,芳烃含量逐渐增大,含硫化合物和胶质含量均逐渐增加。
6.为什么要研究石油及油品的物化性质? (课本P13)
7.表征油品蒸发性能的指标?(蒸汽压、镏程)
8.油品的蒸气压与哪些因素有关?各是如何影响油品蒸气压?蒸汽压与温度及油品组成有关。
a同一油品的蒸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两相共存时,蒸气压与气液体积比有关
c油品的气液比越小,气化率越低,蒸气压越高。
影响油品密度的因素
1)油品密度与馏分组成和化学组成的关系
沸点↑,密度↑ 芳香烃的密度最大,环烷烃次之,正构烷烃最小。
2)温度对密度的影响: 温度↑密度↓
3)压力对密度的影响: 在温度不高的情况下,压力忽略不计。
油品混合对密度的影响
当几种油品混合时,如果混合后体积有可加性(同一温度下具有可加性),则混合油品密度也可按可加性计算。
油品密度与API°的关系
粘度是评价原油和油品流动性能的指标。粘度一般有5种表示方式,即动力粘度、运动粘度、恩氏粘度、雷氏粘度和赛氏粘度。
油品的粘温性能是由其化学组成决定,其表示方法有多种,我国主要采用粘度比和粘度指数。
影响油品粘度的因素
品粘度与组成的关系: 密度↑ 沸点或烃类分子量↑ 粘度↑。
当烃类分子量相近时,其粘度 烷烃芳香烃环烷烃
度与压力的关系
当压力低于4.0MPa时,压力对液体油品粘度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
当压力高于4.0MPa时,粘度随压力增加而逐渐增加,在高压下显著增大。
品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油品温度↑ 粘度↓ (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称为粘温性能)。
烃类要发生燃烧,必须具备烃类蒸气、氧和明火火源三个条件
闪点测定方法有闭口杯法和开口杯法两种,都是条件性试验。通常轻质油品测其闭口杯闪点,重质油品和润滑油多测其开口杯闪点。
闪点、燃点和自燃点的关系???
油品的低温性能指标主要有哪些?各是哪种油品的性能指标
a.??? 浊点、结晶点和冰点是表征煤油、航空汽油和喷气燃料的低温性能指标
b. 凝点、倾点和冷滤点是原油、柴油、润滑油和燃料油的重要使用性能指
c. 熔点是石蜡、地蜡和高熔点石油产品的一个质量指标。
d. 对于润滑脂和沥青等这类软膏状或固体状物质,很难判断其物态转变的情况。因而只能用更富有条件性的滴点和软化点指标来表示。
石油及油品在低温下失去流动性有两种情况?答:粘温凝固 构造凝固
18、 石油及其产品凝固的实质
石油及油品在低温下失去流动性有两种情况;
(1)不含蜡油品
含蜡很少或不含蜡的原油和油品,随着温度降低,粘度迅速增大。当粘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原油和油品就变成无定型的玻璃状物质而失去流动性,这种凝固称为粘温凝固。油品在特定条件下刚刚失去流动性的温度称为凝点。油品的“凝固”这一词并不确切,因为在油品刚失去流动性的温度下,油品实际是一种可塑性物质,而不是固体。
胶质能起降凝作用的原因
20、原油的分类方法有哪几种?被广泛采用的是什么分类方法?
通常从商品、地质、化学或物理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目前广为应用的原油分类法是商品分类法、化学分类法和我国采用的关键馏分特性分类法和含硫量分类法相结合的分类方法。
从石油中可以得到数百种产品,按用途分4大类:①燃料,②润滑油和润滑脂,③蜡、沥青和石油焦。④石油化工产品。
石油的炼制方法:常压蒸馏、减压蒸馏、二次加工、油品精制、油品调和。
常减压蒸馏是炼油厂加工已脱盐脱水原油的第一道工序。根据原油中各馏分沸程的差别,采用精馏方法把原油分割成不同沸程的直馏馏分油,
二次加工方法,即通过化学方法,改变馏分的化学组成,以获得更多更好的轻质油品。
热裂化过程的主要化学反应:①裂解反应:②缩合反应
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异构裂化、延迟焦化、叠合、 烷基化、异构化、减粘裂化。
轻质油品精制常用方法:1 酸碱精制;2 加氢精制
润滑油的加工过程主要有脱沥青、脱蜡和精制三个环节。常用:溶剂脱蜡、尿素脱蜡、丙烷脱沥青。
加氢精制的目的是除去油品中的含硫、氮、氧化合物和多环芳香烃等有害组分,并使烯烃、二烯烃饱和,改善油品质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