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东村民向城里人卖空气 小袋10元大袋30元 2015年8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通知 》根据不同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合理确定不同海域主体功能,科学谋划海洋开发,调整开发内容,规范开发秩序,提高开发能力和效率,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构建陆海协调、人海和谐的海洋空间开发格局。 规划指出,海洋主体功能区按开发内容可分为产业与城镇建设、农渔业生产、生态环境服务三种功能。依据主体功能,将海洋空间划分为以下四类区域 制定实施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方案,建立水污染防治联动协作机制,探索建立陆海统筹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 三、基本途径 (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特征的社会体系。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才、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基本内涵 2.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内涵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1.中国资源短缺,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 返回 中国自然资源先天脆弱:国土面积的65%是山地或丘陵,70%面积每年受季风影响,33%是干旱或荒漠地区。53%的国土面积不适宜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国所有的资源都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没有一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2098m3,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且北少南多,有3.6亿人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年缺水量536亿方,2/3的城市缺水。 2008年,我国共有耕地18.2574亿亩。人均不足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我国45种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多种重要战略资源人均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人均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60%、10%和5%,主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上升到50%以上。 二、当前我国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 2.环境污染突出,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1)水污染不断扩散 全国七大水系竟有一半河段存在严重污染问题。污染物排放量大,江河湖海严重污染。劣五类水质占40.9%,全国75%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大量受到严重污染的江河水流入大海,对我国近海海域造成了污染。 (2)大气污染较为严重 中国目前每年排放二氧化硫近20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烟尘1000多万吨,工业粉尘1000万吨左右。 全国酸雨区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3,为全球三大酸雨区之一。世界最新“环境可持续指数”中国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133位。我国大气污染主要煤燃烧、汽车尾气、扬尘的结合,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中国占7个。 (3)固体废物污染逐渐增多 2009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204094.2万吨,比上年增加7.3%;排放量为710.7万吨,比上年减少9.1%。中国的垃圾堆放量已接近65亿吨,其中1.5亿吨垃圾露天存放,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人均年产废旧物400公斤,城市人均垃圾以8%~10%的速度增长,全国城市有2/3被垃圾环带包围。 返回 3.生态环境退化严重 (1)草原和森林退化严重 全国90%以上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草原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1.35亿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1/3,并仍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 2009年统计,我国森林覆盖率才勉强达到20%。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2/3,排在世界第139 位,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2)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 2009年,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9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61.2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16.8%;风力侵蚀195.70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0.4%。沙化土地面积达174万平方公里,并且有扩展之势。如今,长江也有变为“第二黄河“的迹象。 今天的长江 返回 1.推动绿色发展 谋划绿色布局 推进绿色生产 推行绿色生活 确立绿色导向 实现绿色共享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进一步确立了生态文明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布鲁金斯学全球经济和发展项目高级研究员阿马尔·巴塔查雅称,“中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