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详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技术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 四、操作步骤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六、思考题 ? 一、实验目的 学习掌握动物抗血清的制备原理及技术 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动物抗血清的制备 掌握Western-blotting的基本原理??? 熟悉Western-blotting的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 第一部分 动物的常规免疫及抗血清的制备 第二部分 Western-blotting 检测抗血清 将适当的抗原物质注入动物体内,经过一定时间,动物血清中可出现大量特异性抗体,这种含抗体的血清称为免疫血清。 优质免疫血清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抗原的纯度和免疫原性,以及动物应答的能力。此外,尚需考虑免疫途径、抗原剂量、注射次数、时间间隔、有无佐剂等因素。 第一部分 动物的常规免疫及抗血清的制备 (一)多克隆抗体的概念 抗原通常是由多个抗原决定簇组成的。 由一种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由一个B淋巴细胞接受该抗原所产生的抗体称之为单克隆抗体(Monoclone antibody)。 由多个抗原决定簇刺激机体,相应地就产生各种各样的单克隆抗体,这些单克隆抗体混杂在一起就是多克隆抗体。 机体内所产生的抗体就是多克隆抗体。 抗体的结构 (二)用于免疫的动物 由于动物的遗传性不同,同一抗原对不同动物或同种不同品系动物、或不同个体,产生特异免疫应答的强弱是不同的。因此,进行动物免疫时,必须选择对该抗原敏感的、年轻的健康动物。 常用的实验动物为羊、家兔、豚鼠和鼠等。一般为6个月大小的动物。 动物种类的选择主要根据抗原的生物学特性和所要获得抗血清数量。 如要获得大量的抗体,多采用大动物; 如要是获得直接标记诊断的抗体,则直接采用本动物; 如要获得间接的标记诊断用抗体,则必须用异源动物制备抗体; 如果难以获得的抗原,且抗体的需要量少,则可以采用纯系小鼠制备。 一般实验室采用的抗体,多用兔和羊制备,因动物反应良好,而且能够提供足够数量的血清。 (三)抗原 抗原是多种多样的,就其化学成分而言,有蛋白质抗原、类脂抗原、多糖类抗原和核酸抗原等。 为了获得较好的抗血清,最好是选用蛋白质抗原。 不同的抗原,其免疫原性的强弱均不相同,这种免疫原性的强弱取决于抗原的分子量、化学活性基团、立体结构等。 (四)免疫途径 免疫途径有多种多样,如静脉内、腹腔内、肌肉内、皮内、皮下、淋巴结内注射等。 一般常用皮下或背部多点皮内注射,每点注射0.1mL左右。 实验中0.2mL,3-4点注射。 皮下注射 (五)佐剂 应用佐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抗原对机体的免疫原性,从而提高抗体的效价。 佐剂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本身具有免疫原性,如百日咳杆菌、抗酸杆菌(结核分枝杆菌)以及革兰阴性杆菌等;另一种本身无免疫原性,如氢氧化铝、磷酸钙、矿物油乳剂、表面活性剂等。 目前实践中常应用的佐剂福氏佐剂。 福氏佐剂(Freund?adjuvant), 通常是由羊毛脂1份、石腊油5份。这是不完全福氏佐剂。 在每毫升不完全佐剂加入1~20mg卡介苗就成为完全佐剂。 (六)免疫方法 抗原剂量,首次剂量为10~50μg,加强免疫的剂量约为首次剂量的1/4。 首次免疫时抗原与完全佐剂等体积混合。加强免疫时用不完全佐剂。 每2~3周加强免疫一次。 在第2次加强免疫后2周,从耳缘静脉取2~3mL血,制备血清,检测抗体效价。如未达到预期效价,需再进行加强免疫,直到满意时为止。当抗体效价达到预期水平时,即可放血制备抗血清。 抗体的产生顺序与丰度 (七)抗血清的采集与保存 取兔血有两种方法,一是耳缘静脉或耳动脉放血,一是颈动脉放血,也可心脏采血。 小鼠取血。 收集的血液置于室温下1h左右,凝固后,置4℃下,过夜(切勿冰冻)析出血清,离心,4000rpm,10min。在无菌条件,吸出血清,分装(0.05~0.2mL),贮于-80℃以下冰箱,或冻干后贮存于4℃冰箱保存。 (八)抗血清质量的评价 在免疫期间,不仅各个不同的动物,而且同一动物在不同的时间内抗血清效价、特异性、亲合力等都可能发生变化,因而必须经常地采血测试。只有在对抗血清的效价、特异性、亲合力等方面作彻底的评价后,才可使用所取得的抗血清。 效价? 抗血清的效价,就是指血清中所含抗体的浓度或含量。效价测定的方法常用的是单向扩散免疫法,此法对所有的抗体均适用。 某些由大分子(如蛋白类)抗原所产生的抗体,可用双扩散等方法测定。 单向扩射免疫法:?以不同稀释度的抗血清与优质标记抗原混合,孵育24h后,测定其结合率。通常以结合率为50%的血清稀度和为效价。 如某抗血清的结合率为50%时的稀释度为1:15000,则该血清的效价就是1:15000 制备含有一定浓度抗血清的琼脂凝胶板(抗体固定不变)。打孔,加入不同稀释度的抗原量,进行免疫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