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静脉留置针输液相关知识1.ppt

发布:2017-05-28约4.76千字共6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记 录 INS:在透明敷贴边框上的标签标注穿刺日期、时间和操作者姓名。 标签不要被覆盖、遮挡,同时不要覆盖穿刺点。 核对输液单上签时间、操作者姓名 推荐意见 根据年龄、病情、医嘱、治疗方案、血管穿刺类型等调节滴速。(C) 证 据 危重患者及儿科患者输液及应用需严格控制滴速的药物 时,必须使用流速控制设备。 调节滴速 操作中--患者 教 育 B D A C 不得随意调节滴速 置管侧肢体,不要拎重物,可适当活动, 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下垂 透明敷贴勿沾水, 若潮湿、卷边时及时更换 有任何不适及时告知护士 操作中--巡 视 严密观察留置针有无脱出、漏液、断裂,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的表现 严密观察 加强巡视,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 及时处置 冲 封 管 方法 种类 用量 作用 脉冲式冲管(附图) 正压封管 预冲式导管冲洗器 单剂量等渗盐水 5-10ml, 6-8小时冲管一次 使封管液在管道内形成小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 能避免刺激局部血管,减少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 。 消耗后可得到恢复补充,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污染物。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地热能,氢能等。 直冲 --层流 脉冲式冲管法的冲刷作用 在注射最后0.5ml封管液时,完毕后直接旋离,然后单手在尽量靠近导管处扣紧单手夹即可 正 压 封 管 成人留置留置时间72~96小时,小儿无异常可留置至血管治疗结束 紧急情况下放置的血管通路应在48h内尽快替换 怀疑存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 发疱剂药物已经渗出,应先回抽出残留的药物,再拔针 当患者主诉与短导管相关的不适或疼痛时, 在调整无效的情况下应拔除 拔针指征 拔针方法 零角度去除透明敷贴 拔出留置针,顺血管走行按压至不出血 确认拔出导管完整性 已封管留置针的再次启用 必须先抽回血,见到回血后才 可接上液体。 步骤:常规消毒肝素帽,用NS10ml 冲管(先抽回血),当遇阻力 时,应给予拔管,不能强行冲 击,避免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内 发生堵塞。冲管通畅后,将连 接输装置的头皮针刺入肝素帽 即可。 操作后 损伤性废物 置入防渗漏、防穿刺、不能打开的锐器盒中,锐器盒盛装达到3/4时应封口,不得重复使用,锐器不可折断或弯曲 手卫生 按规范严格执行 止血带 应一人一用,使用后用0.5%含氯消毒液浸泡20分钟,用清水清洗后待干使用 感染性废物 置入专用黄色垃圾袋 依据《消毒技术规范》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做相应处理 操作后--废物处置 A B C D 静脉输液治疗的目的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补充营养和水分,供给热量 输入药物,控制感染,治疗疾病 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 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目标 目标 1 2 3 安全留置 保护血管 成功穿刺 静脉留置针 定义 ding yi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外周静脉导管;是由针芯、软套管及塑料针座等组成 在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器具 小夹子 针柄 针尖 肝素帽 白色隔离塞 延长管 导管 留置针基本组成 小夹子 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据统计,81% 的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上需花费全天75% 的工作时间 减少职业暴露的危险:避免多次输液穿刺,减少意外扎伤和感染机会,尤其针对传染性疾病患者 静脉留置针的作用 jing mai liu zhi zhen de zuo yong 方 法 每人次时间 常规静脉输液 2~3min 静脉留置针 0.5~1.0min 静脉留置针 适应症 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输液量较多的患者 输全血或血液制品的患者 老人、儿童、躁动不安的患者 每天需多次推注无刺激性药物的患者 慎用或禁用范围 静脉推注或滴注 刺激性药物?? 01 发疱性药物? 03 PH值低于5或 高于9的药液 02 渗透压高于600mosm/L?? 04 肠外营养液(TPN)?? 05 静脉留置针 操作过程及相关知识 chang yi fu shu he ping yi yuan 操作前 仪表 查对 评估 操作前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双人核对 输液卡、医嘱 治疗方案、 药物性质 INS标准 在满足治疗需要的情况下,尽量选择最细、最短的导管 INS标准 同时考虑患者的年龄、静脉局部条件、输液目的和种类、治疗时限及患者的活动需要 操作前---留置针的选择 静脉留置针 规格适用范围 规格 适用范围 26G*0.6*14mm 小静脉,婴幼儿输液 24G*0.7*19mm 小静脉,常规儿童输液 22G*0.9*25mm 小静脉,常规成人输液, 部分儿童输液 20G*1.1*3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