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地球与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应用)讲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经纬网及其应用 2、应用⑥:判断特殊的对称点。 N s (50°N,100E)B (50°S,100°E) B (2)关于赤道对称:经度不变;纬度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丿 (七)经纬网及其应用 2、应用⑥:判断特殊的对称点。 N s (50°N,100E)C (3)关于地心对称: 纬度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经度数值互补符号相反 C(50°S,80W) 丿 (对跖点) (七)经纬网及其应用 2、应用⑥:判断特殊的对称点。 例:请写出北京(40°N,116°E)关于地轴、赤道、地心的对称点的地理坐标。 关于地轴的对称点:(40°N,64°W) 关于赤道的对称点:(40°S,116°E) 关于地心的对称点:(40°S,64°W) 第1节 地球和地球仪 课堂小结 一、地球的大小和形状 二、地球仪 三、纬线 四、纬度 五、经线 六、经度 七、经纬网 1、定位置 2、定方向 3、定距离 4、定最短航向 5、定面积 6、定对称点 (四)经线 2、特点:②指示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北极 南极 A B 如右图: A在B的正北方向 B在A的正南方向 (四)经线 2、特点:③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约为2万千米。 N S 1300E 1700W 700E 1300E 1700W 700E 如右图: 70°E经线长度 =130°E经线长度=170°W经线长度=20000千米 (四)经线 (2)纬度差为1°的两条纬线,所夹的经线的长度L为: 2、特点:③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约为2万千米。 110km α° (α+1)° β° L (四)经线 (3)纬度差为β°的两条纬线,所夹的长度为: 2、特点:③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约为2万千米。 L=β*110 例:相邻30°的纬线所夹经线的长度是多少? (五)经度 1、概念:用来标注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 N S 1300E 1700W 700E 1300E 1700W 700E (五)经度 2、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两个方向各分180°。往东增大是东经,符号E;往西增大是西经,符号W。 (常用方法:往东增大是东经,往东减小是西经。) 60° 120° 60° 120° 180° 180° (度数向东减小) (度数向东增大) 西经W 东经E 0° 本初子午线 东 (五)经度 2、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两个方向各分180°。往东增大是东经,符号E;往西增大是西经,符号W。 S 90° 90° 180° 0° E w 请将上图的经度符号补充完整 常用方法:往东增大是东经,往东减小是西经。 (五)经度 3、实质:某条经线的经度,就是这条经线所在的平面与0°经线所在的平面的夹角(二面角) (六)特殊的经线 ①、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度和西经度的分界线;也是所有经线的起点线。 0° N S 本初子午线 E W 60° 120° 60° 120° 180° 180° (度数向东减小) (度数向东增大) 西经W 东经E 0° 本初子午线 东 ②、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重合。 (六)特殊的经线 (六)特殊的经线 ③、20°W和160°E: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N S 200W 1600E 20°W 160°E S 东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20°W经线以东到160°E经线——东半球 20°W经线以西到160°E经线——西半球 东西半球范围 (六)特殊的经线 ③、20°W和160°E: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经线以东到160°E经线——东半球 20°W经线以西到160°E经线——西半球 东西半球范围 20°W 20°W 160°E 160°E (六)特殊的经线 ③、20°W和160°E: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经线以东到160°E经线——东半球 20°W经线以西到160°E经线——西半球 东西半球范围 思考:衡阳、纽约、伦敦分别在什么半球? (七)经纬网及其应用 纬线 经线 经纬网 1、概念:纬线和经线相交而形成的网,就是经纬网。 (七)经纬网及其应用 2、应用①:确定位置(地理坐标) 例:请写出右图中A点和B点的地理坐标。 A ( , ) N 20° E 20° B ( , ) S 20° W 30° 地理坐标书写步骤: 先写纬度,后写经度:先定数值,后定符号。 (七)经纬网及其应用 2、应用①:确定位置(地理坐标) (七)经纬网及其应用 2、应用①:确定某地位置(地理坐标) 地理坐标书写步骤: 例:写出图中A点和B点的地理坐标。 A ( , ) N 45° W 6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