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定稿-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02号郑露.doc

发布:2017-05-20约8.38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苏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姓 名 郑 露 班 级 12KJB02 专业名称 会计学 导师姓名 王秀萍 二零一三年十二月一日 摘要 2008年的世界金融海啸,波及我国成千上万家中小企业,由于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风险意识淡薄,没有应对风险的任何准备,导致一夜之间企业倒闭,甚至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利润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由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所制约。目前,就如何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促进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目 录 0 引言 1 1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理论 1 1.1 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 1 1.2 中小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2 1.3 中小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 3 1.3.1 遵循切合实情的法律法规 3 1.3.2 增强岗位责任感 3 1.3.3 原则性和灵活性协调配合 3 1.3.4 讲究成本效益原则 4 2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 4 2.1 内部控制意识不强 4 2.2 不相容岗位混淆在一起 5 2.3 风险评估机制不健全 5 3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5 3.1 提高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 5 3.1.1 强化管理者的内控意识及高层的控制职能 5 3.1.2 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员工素质 5 3.1.3 责权利结合,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6 3.1.4 建立员工培训机制 6 3.1.5 加强内部审计控制 6 3.2 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7 3.2.1 营造适合的内部控制环境 7 3.2.2 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机制 7 3.2.3 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 8 3.2.4 加强对内部控制关键点的控制 8 3.2.5 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 8 3.2.6 不相容职务分离机制 9 3.2.7 完善授权审批流程 9 3.2.8 健全会计系统控制 9 3.2.9 完善绩效考评控制 10 3.2.10 借助外部审计力量 10 参考文献 11 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等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取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而在内部实施组织管理、计划管理和程序管理,促使各个经营环节充分发挥相互制约、相互调节作用的先进管理方法。军中无法,等于自败,企业无规,等于自乱,内部控制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确保单位业务活动的有效性、资产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其作用主要是通过控制手段来实现。 内部控制是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及程序,不仅包括单位为开展正常业务活动的管理措施,也包括会计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的方法和步骤,还包括单位为经济活动计划、控制和评价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构成要素上,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实施单位的各类控制政策和程序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包括单位的组织机构、董事会、管理人员的品质、价值观、素质与能力及管理观念、方式和风格等。会计系统是指单位为了汇总、分析、分类、记录经济业务活动及报告会计信息的方法和记录。控制程序是指单位为了实现其目标责任而建立的政策、方法和步骤。 中小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1 能促使企业管理合法合规 守法和诚信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任何逾越法律的非常规发展终将付出沉重代价。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必须将发展置于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基本框架之下,在守法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 .2.2 可促进维护企业的资产安全 资产的安全是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良好的内部控制为资产安全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2.3 能促进提高企业信息报告质量 可靠的信息报告能够为单位管理层提供适合其既定目的的准确而完整的信息,从而支持管理层的决策,实现对营运活动及业绩的监控;同时,还可以保证对外披露的信息报告的真实、完整,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维护单位的声誉和形象。 .2.4 促进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单位结合自身所处的特定的经营、行业、经济环境,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不断提高企业营运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 .2.5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的战略目标 单位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