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_第十一章__通货膨胀会计(三)——现时成本会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一章 现时成本会计 第一节 现时成本会计的特征和作用 现时成本会计:以名义货币为计价单位,现时成本和个别物价水平变动为计价基准,反映和消除通货膨胀条件下个别物价水平变动对传统财务会计信息影响的一种会计模式。 一、现时成本会计的特征 1、以名义货币作为计价单位 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是以等值货币作为计价单位;而现时成本会计则是以通膨胀条件下不同时期单位币值不等的名义货币作为计价单位。 2、以资产的现时成本和个别物价水平变动为计价基准 资产的现时成本——是指在当前市场条件下,按现时价格取得与企业现有资产相同或类似的资产所需付出的货币数额。 销售存货按现时成本计价的现时销售成本,按固定资产现时成本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现时成本,按企业的现时收入和成本费用的现时成本配比收支计算的现时成本收益。 现时成本所计价的对象具有针对性,计价基准以个别物价指数为准。 3、建立现时成本会计帐户体系进行日常核算 在通货膨胀会计中,既改变会计计量单位又改变会计计价基准的会计模式是( ) A.一般物价水平会计 B.现时成本会计 C.现时成本/等值货币会计 D.变现价值会计 二 、现时成本会计的作用 1、可以提供更加切合实际的会计信息; 2、有利于企业的资本维护; 3、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改进企业管理 第二节 现时成本会计的程序 现时成本会计的程序: 1.确定企业各项资产的现时成本; 2.计算企业的持有资产损益; 3.以本期现时收入和所耗资产的现时成本计算企业的现时成本收益; 4.编制现时成本会计报表。 一、确定资产的现时成本 确定企业资产的现时成本的方法: 1、 在收进资产时,按收进的市场现时价格入帐; 2、 对销售的资产,按现时市场价格确定的销售成本予以转账; 3、 对领用的材料用品按现时市场价格结转成本费用; 4、 对在用的固定资产,按现时市场价格进行折旧; 确定企业资产的现时成本的依据——一般可依据现时市场牌价,也可依据卖方企业的报价或买方企业的估价。对于市场不予供应的企业专用资产,可根据该项资产再生产所耗用材料物资、人力等有关成本资料的现时市场价格确定其现时成本。 二、计算企业持有资产损益 持有资产损益——又称“持产利得”,是指由于企业置存资产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因现时市场价格上升而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包括 未实现持有资产损益和已实现持有资产损益。 未实现持有资产损益——是指资产在储存过程中因物价变动而增加的账面价值,并未增加企业的现时收入,这部分收益称为未实现持有资产损益。 已实现持有资产损益——是指涨价的资产销售或领用后,其未实现的持有资产损益从经营收入中收回,这部分因物价变动而增加的收益称为已实现持有资产损益。 计算持有资产损益——就是在现时成本会计中,根据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个别物价指数的变动,计算企业在报告期内因置存资产而活动的收益和蒙受的损失,包括未实现持有资产损益和已实现持有资产损益。 在现时成本会计中,计算持有资产损益依据的是( ) A.个别物价指数的变动 B.一般物价指数的变动 C.资产账面价值的变动 D.资产历史成本的变动 A 三、计算现时成本会计收益 1.现时成本会计收益——又称“现时成本收益”,是以企业的现时收入和企业成本费用的现时成本配比确定的收益。 2.现时成本会计收益的计算,是以企业本期的现时收入和为获取本期收入而耗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现时成本相互配比。为此,必须将本期的营业成本和折旧摊销等费用支出按现时成本加以核算和调整。这样配比计算的收益即为本期资本维护前提下的现时成本会计收益。 (二)在财务资本维护和实物资本维护不同的观念下,现时成本会计收益的计算和会计处理 1.在财务资本维护的观念下,对资产置存期间产生的持有资产损益作为一种未实现的持有资产损益确认; 当该项资产销售或领用,结转本期销售成本或有关费用从销售收入中抵补后,其在通货膨胀中资产价格增加的部分,便是由未实现持有资产损益转化为已实现持有资产损益的数额。 企业对于未实现持有资产损益和已实现持有资产损益均作为现时成本营业收益的组成部分,包含在资产负债表中权益类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中。 2.在实物资本维护的观念下,将因通货膨胀而使资产现时价格增加的部分视为未来重置该项所耗资产必需发生的追加成本,是不可缺少的维护耗用实物资产的变动数额,不构成本期企业损益,因此将此部分增加的价格作为企业资本维护的准备金直接在资产负债表的权益项目下反映,而不计入利润表中。 在实物的资本维护观念下,损益的计算不包括因通货膨胀置存资产的虚增价格所形成的现时成本会计收益,称为“实物资本维护的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