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隧道初期支护施工技术交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技 术 交 底 书
编 号: SJ- GX2-007
工程位置 DK150+980~DK151+242 工程项目 初期支护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名称 高祥二号隧道 交底依据 施工设计图、相关技术规范 交底日期 施工工班 交 底 内 容 一、施工概述
高祥二号隧道洞身开挖后,立即施作初期支护,采用锚喷网形式,并配合系统锚杆、超前小导管和钢架使用。
二、施工工序
初期支护的施工工序为:初喷混凝土→挂设钢筋网→安装钢架→装锚杆、超前小导管→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小导管注浆。
1、初喷混凝土
隧道开挖完成后应立即初喷4cm厚C25混凝土封闭围岩,以防岩体发生松驰。
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在喷射混凝土前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将所的待喷面吹净,吹除喷混凝土面上的松散杂质或石粉。
混凝土由隧道洞口的强制搅拌机拌合,混凝土输送车运输送入湿喷机料斗由混凝土喷射手向待待喷面喷射,在料斗上安装筛孔10mm的振动筛,以防止超标准粒径骨料进入喷射机。
喷射要用先下后上S型喷射方式分层喷射,并在喷射混凝土达到凝后方可喷射下一层。
喷射时要注意严格控制风压同时保证喷射速度适当,使喷嘴与受喷面保持适当距离(1.5~2m),喷射角度尽量接近90°,正确掌握喷射顺序,不使角隅钢筋前面出现蜂窝或砂襄,发现出现此现象时,及时清除受喷面上的砂襄或下垂的混凝土,以便重新喷射,喷射混凝土质量及厚度不小于现行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喷射工作结束后要认真清洗喷嘴。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
湿式喷射混凝土作业施工工艺流程
2、挂设钢筋网
初喷混凝土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行钢筋网的安装。在钢筋加工厂加工将φ8光面钢筋拉直后加工成1m x 2m(网格间距20cm×20cm)网片后运至洞内用人工搭设脚手架操作平台,进行挂网施工。
3、架设钢架
隧道钢架采用全环I20b型钢钢架,纵向间距除DK151+070~DK151+190段为0.8m外其余地段为0.6m。
钢架加工制作及架设的施工方法钢架加工制作时,构件是连接关键性工艺,应按《钢结构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05-95的规定执行,确保各类焊缝及螺栓连接质量。
3.1施工方法
1)钢架制作
加工场地用混凝土硬化,精确抹平,按设计放出加工大样。钢架弯制结合隧道开挖方法采用型钢弯制机按照隧道断面曲率分节进行弯制,弯制完成后,先在加工场地上进行试拼。各节钢架拼装,要求尺寸准确,弧形圆顺,要求沿隧道周边轮廓误差不大于3cm;型钢钢架平放时,平面翘曲小于2cm。
2)安装钢架
钢架安装在掌子面开挖初喷完成后立即进行。
根据测设的位置,各节钢架在掌子面以螺栓连接,连接板应密贴。为保证各节钢架在全环封闭之前置于稳固的地基上,安装前应清除各节钢架底脚下的虚碴及杂物。同时每侧按45°、65°各安设1根4.5m的Φ42锁脚锚杆将其锁定,底部开挖完成后,底部初期支护及时跟进,将钢架全环封闭。
钢架按设计位置安设,在安设过程中当钢架和初喷层之间有间隙应每隔2m用混凝土预制块楔紧,钢架背后用喷混凝土填充密实。
钢架落底接长在单边交错进行,每次单边接长钢架1~2排。在软弱地层可同时落底接长和仰拱相连并及时喷射混凝土。接长钢架和上部钢架通过垫板用螺栓牢固准确连接。
架立钢架后应尽快进行喷混凝土作业,以使钢架与喷混凝土共同受力。喷射混凝土分层进行,先从拱脚或墙角处由下向上喷射,防止上层喷射料虚掩拱脚(墙角)不密实,造成强度不够,拱脚(墙角)失稳。
3)施作拱部超前支护和二次喷射混凝土
拱部按设计参数施作下一循环超前支护,并把该支护尾端焊在拱架上。分层喷射混凝土到设计厚度,每层厚5~6cm;钢架保护层不小于3cm。整个喷射混凝土表面要平顺。
3.2注意事项
1)为保证钢架置立稳固,施工中应在钢架基脚部位预留足够的坚实基岩,架立钢架时挖槽就位。
2)钢架平面垂直于隧道中线,倾斜不大于2°;钢架的任何部位偏离铅垂面不大于5cm。
3)为增强钢架的整体稳定性,应将钢架与纵向连接筋、系统锚杆、定位系筋和锁脚锚杆焊接牢固。
4)钢架连接接头要牢固。拱脚部位易发生塑性剪切破坏,故该部位接头除栓接外,还应四面帮焊,确保接头刚度和强度。
5)钢架和初喷层间有较大间隙时要设骑马或契形垫块顶紧;钢架与围岩的间距不应大于5cm。
4、系统锚杆及超前小导管的安装
4.1、系统锚杆
本隧道系统锚杆采用Φ25中空注浆锚杆和Φ22砂浆锚杆。
拱部系统锚杆采用Φ25中空注浆锚杆,中空注浆锚杆杆体的屈服力≥128KN、最大力≥193KN、断后伸长率≥21%;边墙系统锚杆采用Φ22砂浆锚杆,锚杆杆体的屈服力≥127KN、最大力≥172KN、断后伸长率≥17%。系统锚杆长度为3.5m,间距为1.2m×1.0m(环×纵),梅花形布置,径向施作。
所有系统锚杆都采用150mm×150mm×6m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