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成都市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数据库 - 建立三大体系.ppt

发布:2017-09-26约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建立融资促进政策 (三)建立操作性的5个配套办法 ◆成都市推进中小企业融资工作试点企业管理实施意见 ◆成都市推进中小企业融资专项资金筹集和管理办法 ◆成都市中小企业融资试点暂行收费办法 ◆成都市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实施办法 ◆成都市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信息库建设实施意见 二、成都实施“三大体系”建设实践 1、 建设内容: 企业信用信息征集 企业信用等级评价 企业信用档案建设 企业诚信建设活动 2、征信建档信息内容 3、信用信息传送、加工和使用 5、信用制度建设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的意见》(成府发[2006]15号) 6、信用体系建设初步成效 信用服务机构 信用体系建设初步成效(续) 征集基本信用信息建立了档案的企业12000多户; 重点完成规模以上企业征信形成征信报告1750多份; 7、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网站 开发了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形成了区域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 (二)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探索 1、培育行业龙头担保机构 政府出资市属担保机构 成都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中瑞合资)成都市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增加政府出资担保公司资本金,培育行业龙头 成都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 3500万元 3.8亿元 成都市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二次增资 738万元 1.1亿元 2、鼓励多层次担保机构发展 2006年全市担保公司83家,注册资本金21亿元。 3、重点发挥龙头骨干担保公司作用 由龙头担保公司与银行实行责任比例分担,面向全市所有区县提供直接担保; 实行风险责任比例分担。 担保公司担保贷款额的70%,银行采取30%信用贷款或其他保证形式。 主要合作银行:开行省分行、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 开行(要求的)合作模式 “两台一会”(贷款平台、担保平台、信用促进会) 贷款平台: 由区县政府建立或委托 担保平台: 由区县担保公司或市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提供担保 信用促进会:由区县组建 符合开行直接贷款条件的由开行直接贷款;不符合的由贷款平台主体向开行承贷,统借统还。 我市20个区县(含高新区)全部与开行签订了打梱担保贷款行协议,协议金额共24亿元 重点发挥龙头骨干担保公司作用(续) 4、多层次担保和融资促进业绩 2006年全市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099亿元,比2002年未增加679亿元,增长2.6倍; 2006年政府出资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余额62亿元,是2002年未的10多倍。担保企业数1026户,担保笔数2956笔。 受保企业累计增加销售收入125.2亿元,新增入库税收11.3亿元,新增就业11.7亿元。 (三)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探索 (三)创新制度,构建八大机制 1、政府出钱出力的长效机制。 2002年以来全市(含区县)已安排融资专项资金总计逾5亿元,这些资金已实现良性循环。 2、建立重点突出的推进协调机制。 (三)创新制度,构建八大机制(续) 3、建立担保损帐补贴的风险分担机制。 《 成都市中小企业贷款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已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 4、建立鼓励银行贷款的贴息机制。 ◆《成都市推进中小企业融资专项资金筹集和管理办法》 设立了1000万元。 ◆对贷款银行承担的信用或其他保证形式的30%贷款,在贷款期限内的欠息及逾期半年内的利息给予补贴。 (三)创新制度,构建八大机制(续) 5、建立规范中介行为降低成本的约束机制。 《成都市中小企业融资试点暂行收费办法》对相关融资试点企业收费作了规定 6、建立发展社会化担保的促进机制。 《关于推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实施意见》 7、建立引进外资参与运行的示范机制。 中英、中瑞合资担保公司成功的风险控制技术和担 保模式对行业的示范带动效应。 8、建立政府考核的奖励机制。 对区县政府及部门纳入目标管理,对示范担保机构进行奖励。 * 2006年主要经济指标: GDP: 2750 亿元 全口径财政收入: 489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 278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5亿元 进出口总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