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氧化还原反应复习1.ppt

发布:2017-04-19约3.08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氧化还原反应;判断下列哪些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理由? 1.? Na2O + H2O = 2NaOH 2.? 2Al + Fe2O3 = 2Fe + Al2O3 3.? CH4 + Cl2 → CH3Cl + HCl 4. NaH + NH3 = NaNH2 + H2↑; 【例1】对于反应IBr+H2O = HBr+HI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IBr只作氧化剂 B. IBr只作还原剂 C. IBr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D. IBr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例2】下列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的关系为1∶2的是( ) A.O3+2KI+H2O==2KOH+I2+O2 B.2CH3COOH+Ca(ClO)2==2HClO+Ca(CH3COO)2 C.I2+2NaClO3==2NaIO3+Cl2 D.4HCl+MnO2==MnCl2+Cl2↑+2H2O ;【例3】在 CaH2+2H2O==Ca(OH)2+2H2↑ 的反应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H2是氧化产物 (2)H2是还原产物 (3)H2O是氧化剂 (4)Ca H2中氢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5)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质量比为1:1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④ ;【例4】在11P+15CuSO4+24H2O= 5Cu3P+6H3PO4+15H2SO4 的反应中,P元素发生的变化是( ) A. 被氧化. B. 被还原 C. 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 ;一:氧化还原基本概念;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双线桥法;【例8】 分别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化合价升高,失去6×2e-; 3S + 6KOH == 2K2S +K2SO3+3H2O;(1)活泼非金属单质:如 Cl2、Br2、O2等。 (2)某些高价氧化物,如SO3 、MnO2等。 (3)氧化性含氧酸,如 浓H2SO4、HNO3 、HClO等 (4)元素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 KMnO4 K2Cr2O7、 KClO3、FeCl3等。 (5)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6)某些金属阳离子:如Ag+、Hg2+、Fe3+、Sn4+等 ;(1)活泼金属单质:如 Na、A1、Zn 、 Fe等。 (2)低价态的金属阳离子:如Fe 2+、Sn2+等; (2)某些非金属单质:如 H2、C、 等。 (3)元素处于低价时的氧化物如CO、NO、SO2等。 (4)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氢化物:如 H2S、HCl、HI、NH3等 。 (5)元素处于低化合价时的盐或酸,如Na2SO3 H2SO3、FeSO4等。;四、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课???练习: 已知氯元素最高能呈+7价,最低呈-1价。在下列物质: ? Cl2、? KCl、? NaClO、? KClO2、? KClO3、? KClO4中,哪些物质中氯元素不能发生氧化反应,哪些物质中氯元素不能发生还原反应,哪些物质中的氯元素既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2、表现性质规律:;例、根据下列反应: ?2H2S+O2 === 2S?+2H2O ?4NaI + O2 +2H2O === 5NaOH + 2I2 ?Na2S + I2 === 2NaI + S? 判断以上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由大至小的排列顺序。;3、性质强弱规律:;例、已知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若用K35ClO3和H37Cl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Cl中只含35Cl B、KCl中只含37Cl C、KCl中既含35Cl,又含37Cl D、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氯原子数之比为6∶1;4、价态归中规律:若同一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必须符合“高价+低价?中间价”。;练习: 向FeBr2的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2Fe2+ + Cl2 = 2Fe3+ + 2Cl- 向FeBr2的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 2Fe2+ + 4Br- + 3Cl2 = 2Fe3+ + 2Br2 + 6Cl- 向含有1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22.4升氯 气(标准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