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复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控技术》复习
第一章 绪论
一、基本概念
NC、CNC、NC机床
1、NC(Numerical Control):数字控制,用数字化信号对机床运动及其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2、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计算机数控,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数控系统。
二、数控机床组成;P3,工作过程:图1.1
1)工作过程
分析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加工工艺→编制加工程序→把程序输入数控系统(数控系统将加工程序翻译成机器能够理解的控制指令→由伺服系统将其变换和放大后驱动机床上的主轴电机和进给伺服电机转动,并带动机床的工作台移动,实现加工过程。
2.基本组成
数控机床主要由输入介质、控制装置、伺服驱动、机床本体和反馈装置组成。
(1)输入介质(Input Media)
CNC系统与外部设备进行交互的装置;
1程序编制、程序和数据的输入、存储;
2数控机床常用的输入介质:磁带、操作键盘等;
3功能较高的包含有一套自动编程机或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系统。
(2)数控装置(CNC Unit)
1作用:接受来自输入设备的程序和数据,并按输入信息的要求完成数值计算、逻辑判断和输入输出控制等功能。
2组成:计算机系统,输入输出接口板,机床控制器(PLC),以及相应的控制软件等。
3数控装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
(3)伺服驱动系统(Servo-drive system)
1接受数控装置的指令,驱动机床执行机构运动的驱动部件(如主轴驱动、进给驱动)。
2组成:伺服控制电路、功率放大线路和伺服电动机等。
3常用的伺服电动机:步进电动机、液压马达、直流或交流伺服电动机。
4)机床本体(Machine tool)
1主运动部件、进给运动部件(主轴、工作台以及相应的传动机构)
2支承件(立柱、床身等)
3特殊装置(如刀具自动交换系统)
4配套部件(冷却、排屑、防护、润滑、照明)
5辅助装置(编程机、对刀仪等)
反馈装置(Feedback unit)
1组成:测量部件、测量电路;
2作用:检测速度和位移,并将信息反馈给数控装置,构成闭环控制系统。
3常用的测量部件:脉冲编码器、旋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光栅等。
三、数控机床分类及区别 P4~9
(1)按运动控制方式(点位、轮廓)
1.点位控制(Point-to-Point Control)
1)仅刀具相对于工件从一点到另一点的精确定位运动;
2)对轨迹不作控制要求;
3)单坐标或两坐标同时快移;
4)运动过程中不进行任何加工;
5)适用范围:数控钻床、数控
2.轮廓控制(Contouring Control)(连续轨迹控制)
1)同时控制两个和两个以上的轴,对位置和速度进行严格不间断控制;
2)可加工任意斜率的直线、圆弧、抛物线或其它函数关系的曲线;
3)具有直线和圆弧插补功能、刀具补偿功能、机床轴向运动误差补偿、螺距误差补偿和反向间隙误差补偿等功能;
4)适用范围: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等。
3.插补(Interpolation)
1、所谓的插补,就是根据零件轮廓的几何形状、几何尺寸以及轮廓加工的精度要求和工艺要求,在零件轮廓的起点和终点之间插入一些列的中间点(折线端点)的过程,即所谓“数据点的密集化过程”,对应采用的算法成为插补算法。
2、分为直线插补和圆弧插补
(2)按伺服系统(开环、半闭环、全闭环)
4、数控机床优点和应用
第二章 数控零件编程
1、编程基础:坐标系、绝对编程、相对编程、直径编程
2、数控编程的内容和步骤 P16
3、数控编程的方法(手工、自动)P17
4、常用G指令、M指令
G指令:G00、G01~G04、G90~G92、G40~G44、G49、G17~G19
M指令:M00~M02、M30、M03~M05、M06、M07~M09
5、数控车、铣、钻加工程序编制
6、自动编程:几何定义语句描述。了解交互式编程的基本步骤(课件)
第三章 数控机床控制原理
1、插补概念P85
2、插补方法:逐点比较法、数字积分法(DDA),两种方法的推导原理
3、插补计算
4、逐点比较法四个节拍及含义
第四章 计算机数控装置
1、CNC系统组成、数控装置地位(核心)
2、CNC系统和装置的功能P120~124
3、CNC系统软件组成
4、CNC装置的工作原理和过程
5、CNC装置的类型(四种分法)
6、并行处理的三种方式
7、CNC系统软件结构:前后台、中断型
第五章 位置测量装置
1、测量装置分类P165~168
2、格雷码编码特点
3、莫尔条纹特性
4、编码器、光栅、旋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5、鉴幅方式、鉴相方式含义
第六章 伺服系统
1、数控装置与伺服系统的关系(大脑、手臂)
2、伺服系统分类
常规:开、半、闭环 用途:主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