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复习方案】(山东省专用)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精讲 第1讲 地球与地图.doc

发布:2017-04-05约3.0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时作业(一) [第1讲 地球与地图] 一、选择题图K1-1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2题。 图K1-1图中P地位于X地的方向是A.南方        B.北方西北方 D.东南方从X地到P地沿最短路径需经过(  )东、西两半球 C.东半球西半球 D.南、北两半球读下面的四幅图(图K1-2),回答3~4题。 图K1-2~④四地中位于北京(116°E, 40°N )东南方向的是(  )D.④ 4.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面积最大的是(  )甲 B.乙丙 D.丁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图K1-3),回答~7题。 图K1-3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和正西方向分别前进1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是(  )回到M点 B.在M点正西方在M点正东方 D.在M点东南方和P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千米 B.3330千米千米 D.1820米7.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一直向西 D.先东南再东北读图K1-4,回答8~9题。 图K1-4上面的四幅图中,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①图 B.②图图 D.④图 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下列关于坡度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②=③=④>①>③>④ >②>③>④无法判断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K1-5,单位:米),回答~12题。 图K1-5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米 B.220米米 D.420米河流经甲村后流向(  )正北方向 B.西南方向正东方向 D.东南方向甲村与M山峰的水平距离约为(  )千米 B.12千米千米 D.18千米图K1-6为等高线图,已知等高距为25米,A—B为空中索道。读图回答13~14题。 图K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25米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西南向东北处坡面径流的方向是流向西北处下列选择中最佳的是(  )、B、E三地中,B处是建火情瞭望哨的最佳地点 若要在B或E附近选一处建寺庙,B比E更合适 . B处是欣赏瀑布比较理想的地点 若图示区域发生泥石流,正在欣赏瀑布的游客应往南逃走二、非选择题图K17中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K1-7(1)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丙在丁的________方向。(2)丙地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________(高、中、低)纬度,________(热量带)。(3)沿图中的弧线,由甲飞往乙,是不是最短航线?为什么? (4)写出丙点对跖点的地理坐标,并判断该对跖点到南极点的距离读等高线分布图(图K1-8,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图K1-8(1)判断下面的剖面图与地形图中的哪一条剖面线吻合(  ) 图K1-9   B.B—B′   C.C—C′(2)图示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3)图中最高的等高线是________米,最高、最低两条等高线垂直高差为________米。(4)若在东部从南到北修一条平缓的公路,应选择在海拔________米至________米之间修建。(5)计划在D处修建水坝,若水坝在图上的长度为0.5厘米,则水坝的实际长度应是________米。 课时作业(一) . [解析] 读经纬网图,可直接判断出P地位于X地的东南方向。 [解析] X、P两地均位于北半球,排除D项。X地的经度为25°W,位于西半球;P地的经度为5°E,位于东半球。从X地到地沿最短路径需经过东、西两半球。 [解析] 图中①地的经纬度是(130°E,20°S),②地的经纬度是(100°E,20°N),③地的经纬度是(20°E,0°),④地的经纬度是(50°W,)。①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其余三地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 [解析] 四个阴影部分所跨的经纬度数相等,甲、乙、丁都位于纬度10°~20°之间,丙位于纬度0°~10°之间。纬度越低,跨相同经度数的纬线段越长,故面积最大的是丙。 [解析] 在任一经线上,跨相同纬度数的经线段等长;纬度越高,跨相同经度数的纬线段越短。30°S上100千米长所跨的经度数少于60°S上100千米长所跨的经度数,故该人最终的位置在M点的正东方。 [解析] O、P在60°S纬线上,跨经度40°,故OP的实际距离是111×cos60°×40=2220(千米) [解析] M、N在30°S纬线上,过M、N两点的地球大圆劣弧段向南凸出,N在M的正东方,所以,飞机从M点飞往N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先是向东南飞,后向东北飞。 [解析] 图幅相等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距离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距离越大。 [解析] 等高距相同,水平距离越大,则10.B [解析]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陡崖处有两条等高线重叠,陡崖高H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