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在校大学生对助学贷款款问题探讨.docx

发布:2017-04-17约4.8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校大学生对助学贷款款问题探讨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帮助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过 程中,出现一些影响助学贷款政策顺利实施的不和谐因素,突出表现在助学贷款的高违约率方面。之所以会出现助 学贷款违约率高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是贷款制度不合理,这主要是政府层面的原因;其次是学生自身 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是银行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大学生助学贷款偿还机制的政策建议。在这些 建议中,制度完善是前提,推动学生就业工作是根本,诚信建设是保障,同时,要建立切实有效的贷款回收机制。 关键词:助学贷款;还款问题;违约成因;偿还机制   在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和实行高校教育收费制的过程中, 如何解决好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收 费改革的重要内容。自1987年以来,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一 直致力于建立一套面向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体系。在这一 系列资助政策体系中,国家助学贷款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国家助学贷款自1999年在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开始试 点以来,获贷率和助学率不断提高。然而,随着国家助学贷款 实施范围的迅速扩大和大量贷款还款期的到来,贷后管理的 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尤其是违约问题。据《南方日报2010年1 月12日报道,广东部分高校的违约率6年升高10多倍,在个 别高校违约率甚至达到了 70%-80%[1]。高违约率己成为国家 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探讨大学生贷款违约 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还款违约问题的成因分析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高校贷款学生频频违约?笔者归纳 了三大原因。   (一)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不完善   从性质上看,国家助学贷款具有鲜明的政策性[2]。然而,在 助学贷款的实际运行中,国家却又委托商业银行来运作,在银 行的业务中定位于商业贷款的性质,这使得银行要承担经营 风险。政策性目标与商业利益的矛盾必然导致国家助学贷款 运作困难。再加上运作助学贷款时高昂的交易成本,以及还款 时合同约束不力等原因,必然导致银行缺乏积??运作助学贷 款的动力。银行完全是被动地完成国家指定的任务,不愿投入 时间和人力对业务流程和规则进行科学设计和管理,出现违 约问题在所难免。   (二)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   1.借款学生还款能力不高。我国高等教育实施扩招政策 以来,大学生的就业难度日益提高。同时,随着大学生就业形 势的日益严峻,找到工作的学生在第一年的试用期内工资往 往很低,甚至个别学生为了获得工作的资格,不得不接受“零 起薪”。如果再扣除衣食住用行等日常生活开支,毕业生能够 自由支配的货币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偿还助学贷款对于刚刚 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支出项目。大学生 就业后的工资低,只能甚至不能保证基本生活条件,无力按期 还款,这是造成高违约率的重要现实因素。廖茂忠和沈红 (2010年)对违约学生的调研表明,有44.29%的学生违约的原 因为还款能力不足[3]。   2.部分学生缺乏诚信意识,恶意拖欠贷款。在助学贷款方 面,学生缺乏诚信表现在两个方面:事前骗贷和事后违约。事 前骗贷现象的根源在于助学贷款模式。在2000年以后,国家 助学贷款采用的是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即在校大学生不需要 提供担保人,只需通过所在学校提供贷款介绍人或由借款学 生自行提供见证人,就可以以信用方式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 介绍人和见证人不承担连带责任。可见,作为商业贷款模式的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缺乏严格的风险控制机制。同时,经办银行 和经办人员只要按照国家规定发放和管理国家助学贷款,确 因贷款人逃贷,并能够提供追索无效的有关资料,就不再追宄 经办银行和经办人员的责任。这种以商业贷款模式操作的信 用贷款,容易造成一些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的骗贷行为, 由此来满足他们的奢侈消费。生源地贷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 解决上述问题,但生源地贷款又会带来另一种骗贷行为:获得 贷款的学生往往不是家庭困难的学生,而是其家庭有社会关 系的学生。我国目前的助学贷款模式,很难消灭不诚信学生的 骗贷行为。   助学贷款到期后,即使有还款能力,部分学生仍可能由于 信用缺失而拖欠贷款。据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披露,目前全 国助学贷款的违约率高达28.4%。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我国个 人信用体系以及监管制度不健全有很大联系。监管制度和个 人信用体系的不健全,无法对违约的个体进行有力的惩罚,即 便进行“黑名单”的曝光,即便有严厉的通报制度,但由于没有 相应的惩罚措施和惩罚制度,也很难追宄当事人的违约责任。 由于道德或信用原因而违约,恰恰是诚信观念淡薄的表现,说 明个人诚信系统急需完善[4]。   (三)银行方面的原因   1.现有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政策存在缺陷。现有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