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助学贷款及诚信问题调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东省大学生助学贷款及诚信问题调查
引言
我国助学贷款业务自1999年开办以来,已经历了5年,相关政策经过了3次调整后,助学贷款在我国有了较大发展,广东贫困大学生比例在20%左右。2007年至2013年年底,广东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47亿元,资助各级各类学生1428万人次。其中47.9亿元用于高校学生的资助,共资助180万人次,这种方式帮助许多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目前整个资助体系中有奖学金,还有贷款。根据广东省最新消息。以前每年可申请的贷款是6000元,今年增加到8000元,可用于交学费和住宿费;还有一块是补助,各级财政(包括省财政)给予一次性或者多次补助。广东是一个经济大省、经济强省,但是广东区域之间的发展是极其不平衡。多年来,广东大学生贫困生的比例约20%左右,需要得到资助。在147亿元中,有 47.9亿元用于高校学生的资助,共资助了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180万人次。目前,广东大学生资助政策涵盖了广东所有高校,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办理学校所 在地的贷款。
但与此同时,随着助学贷款偿还期的到来,由于借款学生违约率普遍较高,已有100余所高校被银行暂停发放贷款,使得贫困学生上学的“救急钱”—国家助学贷款走入了申贷两难的困境。据人民银行统计,截止2003年底,全国助学贷款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违约率平均为20%,有些高校违约率甚至高达80%以上。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梅州地区发放问卷调查和网上问卷星等调查工具,随机了解大学生关于在校大学生贷款的情况和看法,因为梅州市的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广东省的。所以调查结果有一点的代表性。此外还发动珠三角的同学参与调查,结合了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地域性,针对他们对此类问题的不同看法,最后总结分析。
(一)大学生助学贷款情况调查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面向在校的全日制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由政府给予全额贴息的个人信用贷款,目的是帮助普通高等学校的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助学贷款自开办以来,对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拓展银行消费信贷领域、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助学贷款由于开展时间短、各方面认识不足,实际执行并不理想。广东省部分高校的助学贷款纷纷被银行叫停,致使助学贷款业务在我国举步维艰。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可知,学生贷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地经济水平落后,无法承受城市消费水平,该部分学生占了调查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此外,学生贷款的缘由还包括父母下岗,家庭经济突变,助学贷款的低利率等原因。助学贷款对于贫困大学生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助学贷款在经济上有效地帮助了经济困难学生。学生在学校的支出主要包括学费,生活费,住宿费等。从学生在校期间的费用支出来看,主要依靠家庭或亲友资助的学生占39.9%,依靠奖学金能够支付各项支出的学生占2.1%,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支付费用的学生占44.9%,主要依靠勤工俭学的学生占7.8%,主要依靠各种减免或补助的学生占3.8%,有其他经济来源的学生占0.8%。因而,国家助学贷款是贷款学生在校期间费用支出的主要来源。 二、助学贷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奋斗精神。有70.7%的贷款学生认为还款的压力激发了他们奋斗的精神,从总体上看,90%以上的受访的贷款学生的学习成绩处于中游及中游以上的水平.这与上述的助学贷款激发了学生的奋斗精神是分不开的。
既然助学贷款给大学生带来的好处是很多的,那这项政策应该继续实施与扩大,但是由于借款学生违约率普遍较高,已有部分高校被银行暂停发放贷款,使得贫困学生上学的“救急钱”—国家助学贷款走入了申贷两难的困境。据人民银行统计,截止2010年底,全国助学贷款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违约率平均为20%,有些高校违约率甚至高达80%以上。这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这是全国范围而言。就广东省来说,问题大同小异。问卷调查显示,60.5%的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是很好的,10%的学生认为当代的大学生缺乏诚信。在调查的学生中,65.%的学生表示毕业后还贷款有压力。对于贷款偿还问题,74.6%的学生表示一定会按期偿还,如遇经济危机,会通过父母或者借款来偿还,但20%的学生表示会偿不偿还无所谓,反正学校与银行无法追究自己的法律责任。这些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学生还是诚信还贷的,但还是存在少数还贷不积极与不还的现象。这无疑是我国助学贷款政策的一大障碍。
(二)助学贷款偿还问题的原因分析
为了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能够更好地实施,使其政策真正发挥其作用,帮助到贫困大学生,了解对其造成阻碍的原因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调查显示,多数不还贷款的学生都以“学校或者银行无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为由拒绝偿还贷款,这突出了国家政策的不完善问题;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以贴息或低息借贷给经济困难学生,鼓励他们完成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