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课件1要素.ppt

发布:2016-12-27约6.49千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猜猜他是谁? 个子不高不矮 身体不胖不瘦 脸色不黑不白 眼睛不大不小 鼻子不高不低 嘴巴不宽不窄 耳朵不圆不长 有这样一个人: 大脸短毛, 长嘴大耳, 圆身肥肚, 穿一领青不青、 蓝不蓝的布衣, 提一柄九齿钉耙 。 吴敬梓《儒林外史》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比一日。——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手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说:“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一垂,登时就没了气。 7、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正面描写是忌平淡、忌拖沓,须形神俱备,生意勃勃。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 写人物可以直接写他的言行举止,有进直接写人物表达不出他的精神,也可以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 清朝人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7、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侧面描写:不正面、直接来表现所要写的人物,而是通过写其他人物、事件或景物来表现所要写的人物的方法。怎样运用这种方法呢?一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语、评论来表现所要描写的主要对象;二是通过其他人物的神态、动作衬托所要描写的主要对象;三是通过写主要人物在环境中或其他人身上产生的影响来表现这一主要人物;四是通过人物生活或活动的环境、场所等来表现人物。 侧面描写效果极佳的中外作品中都有十分著名的例子。如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美貌到极点。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前著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与动作,种种表现聚焦在一点,即采桑女罗敷貌美惊人。如果正面刻画,就不够含蓄,不能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 《口技》写“京中有善口技者”:“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侧面烘托)。“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即而儿醒,大啼……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正面描绘)。接着:“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再从侧面渲染)“忽一人大呼‘火起’,……俄面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正面再度刻画)。“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扇、一抚尺而已”(侧面烘托中结束)。正面反复的描摹、刻画,侧面再三的烘托、渲染,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8、细描和白描。 细描(也叫“工笔” ):指着力于精雕细刻,采用工整的细腻的笔法,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把描摹对象纤毫毕现的绘画出来,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斑斓,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白描勾勒:用简括有力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与生活场景。或: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粗线条勾勒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如: 李绅《悯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9、?对比映衬 鲁迅《祝福》中三次描写了祥林嫂的眼睛,可以说是准确地抓住人物地外貌特征,生动细腻地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从而揭示了人物的悲惨命运,突出了主题,这就是作者笔下凸显人性的闪光点。 * 写人要凸显个性 一、激情导入 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个个有不同。” 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高级动物,人的思想感情、性格爱好,因人而异,千差万别;表现在言谈举止上,也各不相同;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