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材料水泥.doc

发布:2017-01-03约2.57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水 泥 ☆ 知识点 1.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特性、凝结硬化的过程、技术性质及应用。 2.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组成、技术性质及应用。 ★ 要求 掌握: 1.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特点、技术性质及标准要求、检测方法。 2.其他通用水泥的特点(与硅酸盐水泥相比较)、工程中的应用。 了解: 1.水泥的生产原料、生产过程及它们对水泥性能的影响。 2.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及机理。 水泥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是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工程中主要用于配制混凝土、砂浆和灌浆材料。 水泥的品种繁多,按其矿物组成,水泥可分为硅酸盐系列、铝酸盐系列、硫酸盐系列、铁铝酸盐系列、氟铝酸盐系列等。按其用途和特性又可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和特性水泥。 通用水泥是指目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六大水泥,即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专用水泥是指有专门用途的水泥,如砌筑水泥、大坝水泥、道路水泥、油井水泥等;而特性水泥是指具有与常用水泥不同的特性,多用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主要品种有快硬硅酸盐水泥、快凝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水泥、膨胀水泥、白色硅酸盐水泥等。 水泥品种虽然很多,但硅酸盐系列水泥是产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因此,本章对硅酸盐系列水泥作重点介绍,对其他水泥只作一般的介绍。 4.1 硅酸盐水泥 4.1.1 硅酸盐水泥 1.硅酸盐水泥的定义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硅酸盐水泥(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根据是否掺入混合材料将硅酸盐水泥分两种类型,不掺加混合材料的称为I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I;在硅酸盐水泥粉磨时掺加不超过水泥质量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混合材料的称Ⅱ型硅酸盐水泥,代号P.Ⅱ。 硅酸盐水泥是硅酸盐水泥系列的基本品种,其他品种的硅酸盐水泥都是在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基础上,掺入一定量的混合材料制得,因此要掌握硅酸盐系列水泥的性能,首先要了解和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特性。 2.硅酸盐水泥的原料及生产 生产硅酸盐水泥的原料主要有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两大类,此外再配以辅助的铁质和硅质校正原料。其中石灰质原料主要提供CaO,它可采用石灰石、石灰质凝灰岩等;粘土质原料主要提供SiO2、Al2O3及少量的Fe2O3,它可采用粘土、粘土质页岩、黄土等;铁质校正原料主要补充Fe2O3,可采用铁矿粉、黄铁矿渣等;硅质校正原料主要补充SiO2,它可采用砂岩、粉砂岩等。 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是将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磨细,先制得具有适当化学成分的生料,再将生料在水泥窑(回转窑或立窑)中经过1400~1450℃的高温煅烧至部分熔融,冷却后而得硅酸盐水泥熟料,最后再加适量石膏(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石灰石或粒化矿渣)共同磨细至一定细度即得P.I(P.Ⅱ)型硅酸盐水泥。水泥的生产过程可概括为“两磨一烧”,其生产工艺流程如图4.1所示。 图4.1 硅酸盐水泥生产示意图 3.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及特性 生料开始加热时,500~800℃时,首先是有机物被烧尽,其次是粘土分解形成无定型的SiO2及Al2O3,当温度到达800~1000℃时,石灰石进行分解形成CaO,并开始与粘土中SiO2、Al2O3,及Fe2O3发生固相反应,随温度的升高,固相反应加速,并逐渐生成2CaO·SiO2、3CaO·Al2O3及4CaO·Al2O3·Fe2O3。当温度达到1300℃时,1300℃升至1450℃再降到1300℃,这是烧成阶段,这时的3CaO·Al2O3及4CaO·Al2O3·Fe2O3烧至部分熔融状态,出现液相,把剩余的CaO及部分2CaO·SiO2溶解于其中,在此液相中,2CaO·SiO2吸收CaO形成3CaO·SiO2。此烧成阶段至关重要,需达到较高的温度并要保持一定的时间,否则,水泥熟料中3CaO·SiO2含量低,游离CaO含量高,对水泥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成分及含量如下: 3CaO·SiO2,简写C3S,45%~60%; 硅酸二钙2CaO·SiO2,简写C2S,15%~30%; 铝酸三钙3CaO·Al2O3,简写C3A,6%~12%; 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简写C4AF,6%~8%。 在以上的矿物组成中,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的总含量大约占75%以上,而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的总含量仅占25%左右,硅酸盐占绝大部分,故名硅酸盐水泥。除上述主要熟料矿物成分外,水泥中还有少量的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其含量过高,会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水泥中还含有少量的碱(Na2O、K2O),碱含量高的水泥如果遇到活性骨料,易产生碱-骨料膨胀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