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基础2实验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 美术基础(2)
学院名称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专业名称 园林
学生姓名 周遂林
学生学号 201412030213
指导教师 王亚
实验地点 D6702
实验成绩 82
二〇一五年 3 月 二〇一五 年 6月
填写说明
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格式要求:
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 ××(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学生实验 心得 立体构成是以纯粹的或抽象的形态为素材,探讨更合理,更完美的形态构成。它把感性的与理性的统一结合起来,按视觉效果,进行设想来完成理想的形态。本学期学习立体构成主要设计块、线、面、体以及综合表达的立体构成。学习立体构成的关键在于创造新的形态,提高造型能力,同时掌握形态的分解、对形态进行科学的解剖,以便重新组合。第一,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思维方法为我们提供广泛的构思方案、为积累更多的形象资料,从中选优创造条件。我们掌握立体构成形态的认识是从浅到深,从自然形、变形、夸张到装饰形象,从提炼归纳到抽象形态的复杂过程,是一个从大自然中汲取资源的过程。第二,立体构成与平面构成不同的是,它是有体量的。体和量难以分割。如果作品体量不明显,那就不立体,通常会被老师点评为“很平面化”。所以,不管作品是给人舒适、坚硬还是亲和感,除形状外,体块的质量也是在视觉感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三,立体构成的设计离不开材料的因素。想法要跟材料结合起来才有完美的作品,所以哪怕是废物,能使你的作品发光就是有用的东西。作品在意创新。在课堂中,通过老师展示优秀的构成作品,以及构成设计演示,让我们从直观上对构成设计演示,让我们从直观上对构成设计中的美感产生吸引力,从而在思维上产生一种对它的趣味性,是我们更会有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老师对我们积极开拓对构成设计的学习趣味性,已经让我们了解构成设计在日常生活中诸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封面设计、标志设计等都是构成设计的应用,从而进一步激发我们对构成设计的学习兴趣性。总之,立体构成可以说是对平面、色彩与空间的综合理解。研究的方向是追求有关形态的所有可能性,这就要求从理论上加强对造型观念的的认知,从多方面解读,寻求创新点。通过本学期的深入学习,我对形态构成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但这只是个开始,想要更好的学习这门课还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研究。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指导
教师
评语
该生在形态构成——立体构成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较强地把握立体构成的抽象概念,准确地概括形态的各要素,完成设计思维从二维平面到三维空间的转变,设计作品从理念创意到呈现表达,其完整性和构成感觉准确到位,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