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托架的工艺设计及夹具设计说明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后托架的工艺设计及夹具设计
设计内容:
1.后托架零件图 1张
2.后托架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份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
5.夹具设计零件图 1张
6.夹具设计装配图 1张
7.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序言
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习了大学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程后所进行的一次比较全面的、综合性较强的实际应用学习,在工艺设计以及夹具设计过程中,通过严格的设计要求,让我们能系统的理解、应用所学知识,很好的将我们大学所学知识衔接起来。同时,从课程设计中也锻炼了我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依靠自己、相信自己,通过自身的努力,将课程设计很好的完成。此外,课程设计还将有助于我们今后从事的工作,让我们对设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零件的分析
后托架(CA6140车床)的作用
课程设计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后托架,CA6140车床后托架安装在卧式机床上,当采用双向引导刀具时,且有较高精度时,刀具和主轴之间采用浮动长头连接,在动力头退回原位,刀具又退离夹具刀套的情况下,采用托架来支撑刀杆,以防止刀杆产生下垂,保证下次工作循环中,刀具能顺利进入刀套。所以后托架在机床上主要起支撑刀杆的作用,保证机床能顺利正常工作。
(二)CA6140车床后托架工艺分析
CA6140车床后托架有三组加工表面,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尺寸、几何、位置要求。分析如下:
以侧面孔?40mm为加工中心的加工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加工?40的孔,同时加工孔?30.2和?25.5与侧面孔?40保持着一定的平行度0.15,三孔同时与底面A保持平行度0.1。其粗造度要求都为Ra1.6,所以要精加工。
加工顶面四孔
加工两个?20mm沉头落孔,两个?13mm,由于要求粗造度为Rz50,所以加工精度不高。但在加工含锥孔?10mm的孔?13mm时,锥孔加工精度要求Rz1.6,所以要精加工。
3.由于底面A粗造度为Ra1.6,平面度为0.03,所以要精加工,加工采用粗铣精铣,以保证加工精度。
由上分析,可以先进行底面A的加工,再以底面A为基准加工侧面三孔,再三孔粗加工过后,反过来加工底面,将其加工到要求的尺寸。待底面A和侧面三孔加工好了以后,加工顶面四孔和宽度为3 mm的油槽。保证加工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以及位置精度,将直接保证CA6140车床后托架的质量和性能。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后托架(CA6140车床)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在卧式车床上后托架起支撑作用,是保证车床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零件。后托架承受中等载荷,采用砂型铸造的方法。由于大批量生产故宜采用实体模样(金属模)进行两箱造型,这不仅简化了造型和合箱操作,还因砂型紧实度较为均匀,铸件的表面质量得到提高,在切削加工前进行人工时效处理,消除铸件表面和壁厚较薄的部位内应力、减小工件变形。
基面的选择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要正确、合理、可以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否则,就会使加工工艺过程问题百出,严重还会造成零件大批量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粗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为保证重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均匀,应选择重要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为了保证非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应选择非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如果零件表面上同时具有多个非加工表面时,应选择与加工面位置精度要求最高的非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有多个表面需要一次性加工时,应选择精度要求最高,或者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
粗基准在同一尺寸方向上通常只允许使用一次。
选择粗基准的表面应该平整光洁,有一定面积,无非边、浇口、冒口,以保证定位稳定、夹紧可靠。
所以要保证孔与孔、孔与面、面与面之间的位置精度,保证CA6140车床后托架与整个车床上统一基准,CA6140车床后托架选择侧面两铸造孔作为粗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
选择精基准应考虑如何保证加工精度和装夹方便,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基准重合原则 即尽可能选择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这样可以避免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
基准统一原则 即应尽可能采用同一个定位基准加工工件上的各个表面。这样可以简化工艺规程的制定,减少夹具的数量,节约夹具设计和制造费用;减少基准的转换,更有利于保证表面间的相互位置精度。
互为基准原则 即对工件上两个相互位置精度要求比较高的表面进行加工时,可以利用两个表面相互作为基准,反复进行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