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治理.ppt

发布:2017-03-14约4.24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的基本原理:熟悉综合治理的概念和意义;熟悉综合治理的原则和方法。 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方法 植物检疫 园艺技术措施 物理机械防治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农药的基本知识,使用方法和合理使用原则,常用农药的性状、特点和使用方法。 病虫害综合治理 第一节 综合治理的基本原理 一、人类传染性病害防治: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非典) 二、害虫综合治理的基本原理 ??(一)控制生态系中的物种组成(吃它的多,它吃的少) (二)控制害虫来源及其种群数量(扑、诱、杀、环境) (三)控制害虫危害 三、病害综合治理的基本原理(病害三角) (一)消灭和控制病原物 (二)保护寄主植物(先健后病) (三)提高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四)治疗发病植株 (五)环境控制 第二节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方法 一、植物检疫 二、农业防治(一)合理布局(二)选用无病虫种苗(三)合理轮作 (四)清洁田园(通风透光) (五)栽培措施 三、生物防治(一)颉颃作用和竞争作用(二)交互保护作用 (三)利用天敌昆虫虫 (四)应用生物农药 四、物理防治(一)捕杀(二)诱杀(三)热处理(四)射线热处理 五、化学防治 ?(一)农药的剂型:粉剂、颗粒剂、烟剂,乳油、水剂、悬浮剂;? ?(二)农药的分类:1.杀菌剂 2.杀虫剂 3.杀螨剂 4.杀线虫剂5.除草剂。 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化防优点:在一定条件下,能快速消灭害虫,压低虫口密度。 化防缺点:长期使用易产生药害,使病虫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生防优点:对环境污染小,能有效地保护天敌,发挥持续控灾作用。 生防缺点:杀虫效果较慢,在高虫口密度下使用不能完全达到迅速压低虫口的目的。 第三节 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 一、综合治理的发展和含义 原始的植物保护→单纯化学农药,导致RRRP→IPM→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立足于病虫害发生前的全方位预防,辅以病虫害发生后的无害化防治→无公害、可持续植保 提出综合防治的含义是:“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它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二、综合治理的特点 (一)从生态全局和生态总体出发,以预防为主,强调利用自然界对病虫的控制因素,达到控制病虫发生的目的。 (二)合理运用各种防治方法,使其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它不是许多防治方法的机械拼凑和综合,而是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最佳防治方案。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但尽量避免杀伤天敌和污染环境。 (三)综合治理并非以“消灭”病虫为准则,而是把病虫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四)综合治理并不是降低防治要求,而是把防治技术提高到安全、经济、简便、有效的准则。 综合治理的原则 (一)从生态学角度出发: 植物、病虫、天敌三者之间有的相互依存,有的相互制约。如加强栽培管理,提高园林植物的抗性,创造利于植物生长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 (二)从安全角度出发: 根据生态系统各组分的运动规律和彼此间的相互关系,既针对不同对象,又考虑整个生态系统当时和以后的影响,灵活、协调地选用一种或几种适合作物实际条件的有效技术和方法。 (三)从保护环境角度出发 :恢复和促进生态平衡,充分利用自然因素控制植物病虫害;综合治理并不排除化学防治,但要求从病虫、植物、天敌、环境之间的自然关系出发,科学用药,如选择高效、无毒或低毒、污染轻、有选择性的农药,防止对人畜毒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和利用天敌,加强自然控制的各个因素,增强自然控制力。 (四)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防治病虫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病虫的为害,使其为害程度低到不足以造成经济损失。因而经济允许水平(经济阀值)是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概念。 综合治理体系的实施方案 (一)调查病虫害种类,确定防治对象以及其重要天敌类群。 (二)测定主要防治对象种群密度与为害损失的关系,确定科学的、简便易行的经济阀值(或防治指标)。 (三)研究主要防治对象和天敌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相互作用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明确病虫害种群数量变动规律,提出防治方法。 (四)在单项防治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综合治理的措施,力求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先试验,再示范验证,后推广。 (五)在此基础上根据科学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