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技术性审查要点
建设单位名称 建设项目名称 建设项目性质 新建□ 改建□ 扩建□ 技术引进□ 技术改造□ 建设项目行业类别 危害风险程度 职业病危害严重 技术服务机构名称 资质等级 审查内容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审查形式 会审□ 函审□ 审查会地点 审查专家姓名 职务/职称 专 业 审查专家单位 联系电话 专家库类别 国家级□ 省级□ 市级□ 县级□ 序号 审查内容 审 查 要 点 权重
划分 审查意见 一、合法合规性审查 1 项目合法性 有无相关部门开展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文件;无前期工作文件及无需审批、核准或者备案的建设项目是否有工商部门出具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营业执照。 A 2 评价项目的名称、地址和范围是否与前期工作的文件、拟报批或报备内容、预先核准通知书或营业执照等基本一致。 B 3 机构合法性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是否具有相应的评价资质。 A 4 参与建设项目评价的组成人员是否满足相关要求。 B 5 评价报告
合 规 性 评价报告编制的整体性是否符合通则、导则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A 6 评价单元划分是否合理,评价方法选用是否恰当,章节设置与报告书格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B 二、预评价报告主要内容的审查 (一)建设项目概况 7 项目概况 建设项目名称、性质、规模、拟建地点、项目组成、辐射源项、主要工程内容等描述是否清楚。 B 8 对改、扩建和技术引进、改造项目的建设单位现有职业卫生管理和工程利旧情况阐述是否清楚。 B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评价 9 危害因素
识别与评价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理化性质与分布的识别是否准确。 A 10 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工种(岗位)、工作地点及其作业方法、接触时间与频度,以及可能引起的职业病及其他健康影响等的分析是否准确、全面。 B 11 根据类比检测结果或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对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及其相关工作地点危害因素的预期接触水平的评价或者推算是否客观、正确。 B 12 根据类比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超标原因的分析是否准确,提出的控制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 B 13 防护设施
分析与评价 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发生(散)源或生产过程相应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置状况分析是否准确、全面。 B 14 对拟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合理性与符合性的评价是否客观、正确。 B 15 提出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建议与建设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是否具有针对性。 A 16 个人使用的
防护用品
分析与评价 建设项目的运行与建设施工过程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作业工种(岗位)相应的防护用品的配备状况分析是够准确、全面。 B 17 对拟配备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合理性与符合性的评价是否客观、正确。 B 18 提出的配备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建议与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接触水平是否具有针对性。 B 19 应急救援设施
分析与评价 建设项目的运行与建设施工过程可能存在的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工作场所相应的应急救援设施的设置状况分析是否准确、全面。 B 20 对拟设置的应急救援设施合理性与符合性的评价是否客观、正确。 B 21 提出的设置应急救援设施建议是否与建设项目工作场所导致急性职业损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性质和危害特点、可能发生泄露(逸出)或聚积的状况等具有针对性。 B (三)综合性评价 22 总体布局
分析与评价 提出的总体布局情况分析是否准确、全面。 B 23 对总体布局的符合性评价是否客观、正确。 B 24 工艺及设备布局分析与评价 提出的工艺及设备布局情况分析是否准确、全面。 B 25 对工艺及设备布局的符合性评价是否客观、正确。 B 26 建筑卫生学
分析与评价 提出的建筑卫生学状况的分析是否准确、全面。 B 27 对建筑卫生学要求的符合性评价是否客观、正确。 B 28 辅助用室
分析与评价 不同车间的卫生特征等级的确定是否准确。 B 29 提出的建筑卫生学状况的分析是否准确、全面。 B 30 对辅助用室设置的符合性评价是否客观、正确。 B 31 职业卫生管理分析与评价 提出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健康监护、警示标识设置等分析是否准确、全面。 B 32 对拟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符合性评价是否客观、正确。 B 33 职业卫生
专项投资
分析与评价 提出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