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复杂控制系统新(化工仪表)讲解.ppt

发布:2017-02-11约7.84千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六、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 1. 两步整定法 先整定副控制器,后整定主控制器的方法 整定过程: (1) 在工况稳定,主、副控制器都在纯比例作用运行的条件下,将主控制器的比例度先固定在100%上,逐渐减小副控制器的比例度,求取副回路在满足某种衰减比(如4:1)过渡过程下的副控制器比例度和操作周期,分别用δ2s和T2s表示。 (2)在副控制器比例度等于δ2s的条件下,逐步减小主控制器的比例度,直至得到同样衰减比下的过渡过程,记下此时主控制器的比例度δ1s和操作周期T1s。 (3)根据得到的δ1s、T1s、δ2s和T2s,按表6-2(或6-3)的规定关系计算主、副控制器的比例度、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 (4)按“先副后主“、”先比例次积分后微分“的整定规律,将计算出的控制器参数加到控制器上。 (5)观察控制过程,适当调整,直到获得满意的过渡过程。 适当减小副控制器δ或TI,以达到减小副回路操作周期的目的。或可以加大主控制器的δ或TI,以增大主回路的操作周期,使主、副回路的操作周期之比加大,避免“共振“。 步骤: (1) 在生产正常,系统为纯比例运行的条件下,按照表7-1所列的数据,将副控制器比例度调到适当的数值。 (2) 利用简单控制系统中任一参数整定方法整定主控制器参数。 (3) 如果出现“共振“现象,可加大主控制器或减小副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值,一般即能消除。 2. 一步整定法 根据经验先将副控制器一次放好,不再变动,然后按一般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整定方法直接整定主控制器参数。 第七章 复杂控制系统 第一节 串级控制系统 第二节 均匀控制系统 第三节 比值控制系统 第四节 前馈控制系统 第二节 均匀控制系统 目的:为解决连续生产过程中前后设备供求之间的矛盾而设置的。 均匀控制系统:用来保持前后两个设备供求间的被控变量在规定范围内缓慢、均匀变化的系统。 一、均匀控制的目的 s.p s.p 图7-9 如果甲塔的液位上升,则LC就会开大出料阀1,而这将引起乙塔进料量增大,也是乙塔的FC又要关小阀2,其结果会使甲塔液位升高,出料阀1继续开大 。 s.p s.p 图7-9 图7-10 对两个变量的要求: ①表征前、后供求矛盾的两个变量在控制过程中都应是变化的,且变化是缓慢的。 液位定值控制 流量定值控制 均匀控制 ②前后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的两个变量应局限在所允许的范围内变化。 1.简单均匀控制 二、均匀控制方案 控制器:P、PI,δ很大, TI很大。控制作用弱,两个参数都会平稳变化。 图7-11 简单均匀控制 s.p 甲 乙 图7-10 液位定值控制 流量定值控制 均匀控制 优点: 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适用于:干扰不大,要求不高的场合。 图7-9 简单均匀控制 s.p 甲 乙 2.串级均匀控制 如果流量波动比较严重时设计液位与流量串级均匀控制。 s.p 图7-12 优 点:串级均匀控制,能克服较大的干扰。 适用于:系统前后压力波动较大的系统。对流量要求比较平稳的场合。 LC的输出作为FC的给定值,用FC的输出来操纵执行器。 串级均匀控制系统的主、副控制器:P或PI。δ和TI由小到大地进行调整,数值一般都很大。 三、均匀控制系统的特点 1.前后供求的两个变量都应是缓慢变化的。 “均匀”并非平均分配,应根据前后设备大小及重要性等确定均匀的主次,有时需要以照顾流量为主,有时以液位为主。 2.变量应在允许范围内变化。 3.结构上仍然是简单控制系统或串级控制系统。 均匀控制必须满足上述两个限制条件。 能否实现主要在于控制器参数的整定。 第八章 复杂控制系统 第一节 串级控制系统 第二节 均匀控制系统 第三节 比值控制系统 第四节 前馈控制系统 第三节 比值控制系统 一、概述 比值控制系统:实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参数符合一定比例关系的控制系统。 主动量:表征主物料的参数,也称主流量。用Q1表示。 从动量:表征从物料的参数,或称副流量。用Q2表示。 比值控制系统就是要实现副流量Q2与主流量Q1成一定比值关系: K:副流量与主流量的流量比值。 二、比值控制系统的类型 1.开环比值控制系统: 优点:结构简单,使用仪表少。 适用于:从物料流量稳定且比值要求不高的场合。 图7-13 开环比值控制 主流量 副流量 - 测量变送 Q1 对象 Q2 执行器 给定 控制器 图7-14 开环比值控制方块图 图7-16 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方块图 2.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为了克服开环比值控制系统的弱点,设计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F2T F1C F2C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