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析测试技术x射线光电子能谱.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电子能谱学的定义 电子能谱学可以定义为利用具有一定能量的粒子(光子,电子,粒子)轰击特定的样品,研究从样品中释放出来的电子或离子的能量分布和空间分布,从而了解样品的基本特征的方法。 入射粒子与样品中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经历各种能量转递的物理效应,最后释放出的电子和粒子具有样品中原子的特征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解析,可以获得样品中原子的各种信息如含量,化学价态等。 End 更具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出 hv = EB + EK 单电子原子中,主量子数n相同的一组轨道,能量大小相同,称为简并轨道。例如氢原子的2s和2p可以成为一组简并轨道;根据洪特规则,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级的轨道能量相等,成为简并轨道.(如:2Px,2Py,2Pz能量相等,称为简并轨道。) 例,K层被激发出光电子,使离子处于激发态,这时由L层电子跃迁到K层来调整能量体系,并由L层电子吸收跃迁释放出的能量,并发射出俄歇电子,这个俄歇峰可被标记为KLL跃迁。 1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应用 酸性质 Si/Al比越高,O1S的结合能越大。这是由于SiO2中O1S的结合能为532.8ev,Al2O3为530.8ev。因此O1S的结合能越大意味着酸量越少,酸强度增大。 Pd催化剂在含氮有机化合物体系中失活前后的XPS谱图 催化剂中毒 h? 紫外(真空)光电子能谱 h? X射线光电子能谱 h? Auger电子能谱 根据激发源的不同,电子能谱又分为: 光电子能谱仪实验技术 电子能谱仪通常采用的激发源有三种:X射线源、真空紫外灯和电子枪。商品谱仪中将这些激发源组装在同一个样品室中,成为一个多种功能的综合能谱仪。 电子能谱常用激发源 UPS采用He I(21.2 eV) 或He II(40.8 eV)作激发源。 与X射线相比能量较低,只能使原子的价电子电离,用于研究价电子和能带结构的特征。 XPS 采用能量为1000~1500 eV的射线源,能激发内层电子。各种元素内层电子的结合能是有特征性的,因此可以用来鉴别化学元素。 AES大都用电子作激发源,因为电子激发得到的俄歇电子谱强度较大。 光电子或俄歇电子,在逸出的路径上自由程很短,实际能探测的信息深度只有表面几个至十几个原子层,光电子能谱通常用来作为表面分析的方法。 各种电子能谱特点: Cu 2p3/2 spectra for the surface of the Cu/Ga2O3/ZrO2 catalyst 根据测量所得光电子谱峰位置,可以确定表面存在哪些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存在于什么化合物中,这就是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可借助于手册进行,最常用的手册就是Perkin-Elmer公司的X射线光电子谱手册。在此手册中有在Mg K? 和Al K?照射下的各种元素的标准谱图。 12.2.4 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 定性分析 XPS所用靶材为 Mg或Al 绝对灵敏度:10-18 g 相对灵敏度:0.1% 定性分析操作: (1)先找出C1s、O1s 峰 (2)找出主峰位置,注意自旋双峰,如 p1/2,3/2; d3/2,5/2;f5/2,f7/2,并注意两峰的强度比 (3)与手册对照 7.2 光电子能谱仪实验技术 7.2.2 样品的制备 7.2 光电子能谱仪实验技术 7.2.4 XPS的能量校正 1. 静电效应 在样品测试过程中,光电子不断从表面发射,造成表面电子“亏空”,对金属样品,通过传导来补偿。对绝缘体,会在表面带正电,导致光电子的动能降低,结合能升高。严重时可偏离达10几个电子伏特,一般情况下都偏高3~5个电子伏特。这种现象称为“静电效应 ”,也称为“荷电效应”。 7.2 光电子能谱仪实验技术 2. 校正方法 (1) 外标法(最常用) C 1s结合能:284.6 eV 若荷电效应在实验过程中不稳定,则实验前后各扫一次C 1s谱,取平均值。 (2) 内标法 以相同环境化学基团中电子的结合能为内标; 决定相对化学位移,而不是绝对的结合能 (3)超薄法 X射线物理 X射线起源于轫致辐射,可被认为是光电效应的逆过程,既: 电子损失动能 ? 产生光子(X射线) 快电子 原子核 慢电子 EK1 EK2 h? 光子 因为原子的质量至少是电子质量的 2000 倍,我们可以把反冲原子的能量忽略不计。 7.1 XPS的基本原理 XPS定量分析方法 将谱线强度信号→元素含量,即将峰的面积→相应元素的浓度。 直接用光电子的强度进行定量分析,误差大,∵不同壳层的光电子截面不同,光电离的几率不同。 元素灵敏度因子法——半经验 对单相、均一、无限厚的固体表面,从光电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