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仪器分析第4节-X射线光电子能谱课件.ppt
*
第十五章
X射线光谱与电子能谱分析法
第四节
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法
一、基本原理
principles
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X-rayphotoelectronspectroscopy
三、紫外光电子能谱分析
ultravioletphotoelectronspectroscopy
四、Auger电子能谱
Augerphotoelectronspectroscopy
五、电子能谱仪
electronspectroscopy
X-rayspectrometryandelectronspectroscopy
X-rayelectronspectroscopy
*
一、基本原理
principles
电子能谱法:光致电离;
A+hA+*+e
单色X射线也可激发多种核内电子或不同能级上的电子,产生由一系列峰组成的电子能谱图,每个峰对应于一个原子能级(s、p、d、f);
*
光电离几率和电子逃逸深度
自由电子产生过程的能量关系:
h=Eb+Ek+Er≈Eb+Ek
Eb:电子电离能(结合能);Ek:电子的动能;Er:反冲动能
光电离几率(光电离截面):一定能量的光子在与原子作用时,从某个能级激发出一个电子的几率;
与电子壳层平均半径,入射光子能量,原子序数有关;
轻原子:1s/2s≈20
重原子:同壳层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电子逃逸深度:逸出电子的非弹性散射平均自由程;
:金属0.5~2nm;氧化物1.5~4nm;有机和高分子4~10nm;
通常:取样深度d=3;表面无损分析技术;
*
电子结合能
原子在光电离前后状态的能量差:
Eb=E2–E1
气态试样:Eb=真空能级–电子能级差
固态试样:(选Fermi能级为参比能级)
Eb=h–sa–Ek≈h–sp–Ek
Fermi能级:0K固体能带中充满电子的最高能级;
功函数:电子由Fermi能级自由能级的能量;
每台仪器的sp固定,与试样无关,约3~4eV;Ek可由实验测出,故计算出Eb后确定试样元素,定性基础。
*
*
电子结合能
*
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法
X-rayphotoelectronspectroscopy
光电子的能量分布曲线:采用特定元素某一X光谱线作为入射光,实验测定的待测元素激发出一系列具有不同结合能的电子能谱图,即元素的特征谱峰群;
谱峰:不同轨道上电子的结合能或电子动能;
伴峰:X射线特征峰、Auger峰、多重态分裂峰。
*
1.谱峰出现规律
(1)主量子数n小的峰比n大的峰强;
(2)n相同,角量子数L大的峰比L小的峰强;
(3)内量子数J大的峰比L小的峰强;
(J=L±S;自旋裂分峰)
*
2.谱峰的物理位移和化学位移
物理位移:固体的热效应与表面荷电的作用引起的谱峰位移
化学位移:原子所处化学环境的变化引起的谱峰位移
产生原因:
(1)价态改变:内层电子受核电荷的库仑力和荷外其他电子的屏蔽作用;电子结合能位移Eb;
结合能随氧化态增高而增加,化学位移增大;为什么?
(2)电负性:三氟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
*
3.电负性对化学位移的影响
三氟乙酸乙酯
电负性:FOCH
4个碳元素所处化学环境不同;
*
4.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法的应用
(1)元素定性分析
各元素的电子结合能有固定值,一次扫描后,查对谱峰,确定所含元素(H、He除外);
(2)元素定量分析
一定条件下,峰强度与含量成正比,精密度1-2%;
产物有氧化现象
*
特殊样品的元素分析
*
可从B12中180个不同原子中,检测出其中的一个Co原子
*
(3)固体化合物表面分析
取样深度d=3;
金属0.5~2nm;
氧化物1.5~4nm;
有机和高分子4~10nm;
表面无损分析技术;
钯催化剂在含氮有机化合物体系中失活前后谱图变化对比。
*
固体化合物表面分析
三种铑催化剂X射线电子能谱对比分析;
*
(4)化学结构分析
依据:原子的化学环境与化学位移之间的关系;
例:化合物中有两种碳原子,两个峰;苯环上碳与羰基上的碳;
羰基碳上电子云密度小,1s电子结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