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安全明星15.doc

发布:2017-06-09约8.23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动力分厂 邹宝玉 辛劳换来碧波清 邹宝玉是动能分厂1975年参加工作的一名老员工,他带领自己的班组承担着乳化液处理工作。 乳化液处理,就是将热加工排出的带有乳化液的废水进行化学处理,将经过处理的废水化学需氧量(COD)控制在100mg/L以下。由于废水中带有大量泥土、氧化铁皮碎渣,造成混合池、调节池、电化学池、气浮机池中积存大量污泥混合物,进而影响乳化液处理效果。为此,邹宝带领员工,克服人员少、病号多、年龄高(平均年龄达到48.5岁)、环境恶劣等诸多困难,为公司全面完成环保指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由于废水中含有大量机油,严重影响乳化液的处理效果,邹宝玉从班组中专门抽出身强力壮的同志,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将机油抽入油水分离器中分离,再将分离后的机油排入空油桶中。截止到6月底,共计抽取机油354桶,合计63.7吨。 另外,由于气浮机中的悬浮物需定期压干、晾晒、储存,经过多次使用后,污泥压干机的滤布就会被污泥腻死,无法排除污泥,邹宝玉带领班组成员自己动手拆卸、冲洗、更换、固定,从而保证乳化液处理系统正常运行。同时为了保护环境不被污染,他们将晾晒后的污泥装入编织袋中并粘贴国家监制的标识,然后存放在指定位置,以便于国家环保部门检查。 金属结构分厂王跃辉:起重组的好班长 金属结构分厂起重组王跃辉从事起重行业27个年头,在安全生产方面,他身先士卒,为起重组解决了很多问题。 他已经年过半百,本可以“拈轻避重”了,同事们也对他说,能休息就休息一会,叫年轻人干去吧!他半开玩笑的说,快退休了,再干就干不着了,没问题!于是,他和年轻人一样地“上串下跳”,甚至年轻人做不到的事情,他都能做得到。 每周分厂、工段检查吊索具时,身为班组长的他极为认真,发现有安全隐患问题绝不放过,不解决好绝不放手。工作闲暇时间,他经常和年轻员工讲安全的重要性、必要性,深得班组员工的尊敬。他不仅重言传,更重“身教”,经过他亲自制做的钢丝绳插绳机,悬挂钢丝绳绳架,翻转扇形段用的吊梁,以及最近制作的吊运长薄钢板的平衡梁吊具,都为分厂起重组的安全文明生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动能分厂韩志慧:安全隐患的“克星” 韩志慧是动能分厂电气运行运行电工,他多次发现并处理了重大的供电安全隐患,为公司安全文明生产做出贡献。 今年国庆电力设备检修期间,由于第一开闭所开关柜内放电比较严重,分厂安排对一开开关柜内母线、瓷瓶等供电设备用清水进行全面清洗。清扫过程中,他发现PT柜内A相母线支撑瓷瓶有放电痕迹,通过对该瓷瓶的更换,使得母线绝缘达到正常,放电现象得到有效改善。他还积极参与了炉前高压设备和SVC无功补偿装置的清扫,发现多个设备安全隐患:1、炉前160T进线电缆头对开关柜有放电痕迹。2、五开80T电缆头对柜门有放电痕迹。3、80T电炉变压器二次母线出口漏油严重。通过对设备隐患的及时处理,有效杜绝了设备故障的扩大,避免的设备事故的发生,为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奠定了基础。 铸钢分厂初祥昊:专拘“小节”的小安全能手 铸钢分厂初祥昊是准备责任区5S推行员兼现场安全管理员。2014年以来,他从身边“小事”做起,相继完成多项安全隐患防治工作,成为分厂最年轻的安全能手。 大型新砂三回程新砂坑深4米,原有的防护措施是由一条角钢并涂刷成黄黑警示线作为提示,如果不熟悉厂房设施或视力较差的人员经过时存在隐患。初祥昊发现这一问题后立即进行隐患消除和安全防护的改善,在原有基础上,设计了安全防护栏,每个防护栏长2米、高1.2米,共计7个。 大型30米跨冷铁工作区内,冷铁板的切割或改制冷铁时需要使用气割,钢渣时有飞溅到安全通道的现象,人员经过时容易被飞溅出的钢渣击伤或烫伤。他发现这一问题后,立刻组织电焊工焊制安全防护板,刷油并喷涂“正确思考 正确决策 正确执行”的标语,在有效遮挡气割作业时钢渣飞溅的同时,也使工作环境整体美观。 大型30米跨造型2#坑,坑边与混砂机距离过近,约30厘米,勉强可站立一人,但混砂机操作者经常需要从此处经过操作混砂机。他在同事的配合下,在混砂机台车面上焊制扶手,操作者经过坑边时只需扶着扶手走过即可,无需半趴在台车面上战战兢兢的走过,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在他从事本岗位工作以来,消除大大小小安全隐患258项,安全隐患呈递减状态。他本人成为分厂最年轻的安全小能手。 热处理分厂王铮:安全生产的有心人 王铮是热处理分厂负责人。工作中,他时刻注重细节的改善,成为安全文明生产的有心人。 热处理硫化炉在进行生产时,由于溶液加热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虽然有抽送风扇,但人员近距离操作时有可能吸入有毒有害气体。王铮积极探索,查阅大量资料,多方求教,终于研究出,在炉体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