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七章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讲解.ppt

发布:2017-02-16约字共9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一)铬酸钾指示剂法(Mohr法,莫尔法) 1.原理: (二)铁铵钒指示剂法(Volhard法,佛尔哈德法 ) 1.直接滴定法 原理 2.返滴定法 原理 (三)吸附指示剂法(Fayans法,法扬司法 ) 吸附指示剂法:利用沉淀对有机染料吸附而改变颜色来指示终点的方法 (4)滴定应避免阳光直射,因为卤化银胶体遇光易分解 2AgX→ 2Ag+X2 (X:Cl、Br、I) (5)被测物浓度应足够大,使指示剂颜色变化明显 适用范围: 可直接测定Cl-,Br-,I-,SCN-和Ag + 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 Von Weimarn 经验公式 第二节 重量分析法 一、重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 滴定分析 aA + bX == nAX CAVA CXVA 重量分析 aB + bX == nBX WX WBX 重量分析法的定义:称取一定重量的试样,用适当的方法将被测组分与试样中的其它组分分离后,转化成一定的称量形式,称重,从而求出该组分含量的方法。 二、重量分析法的特点: 1.用于常量组分的测定,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较高。 ±0.1 ~ 0.2% 2.操作繁琐,费时,灵敏度低。 某些药物杂质的一些检查方法(如干燥失重,炽灼残渣)以及中草药灰分的测定仍需应用重量法,并已载入药典成为法定的检测方法。对于某些常量元素 (硅、磷、钨、稀土元素等) 的测定仍在采用重量法。 三、重量分析法的分类: 挥发(volatilization)法 萃取(extraction)法 沉淀(precipitation)法…… 重量分析法 一、沉淀重量分析法 (一) 沉淀重量分析法定义: 利用沉淀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成难溶物,以沉淀形式从溶液中分离出来。然后经过过滤、洗涤烘干或炽灼,最后称重,计算其含量的方法。 溶样 HCl 稀H2SO4 BaSO4? 过滤 洗涤 灼烧 称重 计算 Ba% 称样 mS mp 例:可溶性钡盐中钡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试样 沉淀剂 沉淀型沉淀 过滤 洗涤 灼烧 或烘干 称量型 称重 计算 SO42- BaCl2 BaSO4↓ 处理 BaSO4↓ Ca2+ (NH4)2C2O4 CaC2O4·H2O↓ 处理 CaO↓ 样品 沉淀形式 称量形式 precipitation form weighing form 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二)沉淀形式与称量形式分别具备的条件 1.沉淀形式 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 沉淀必须纯净 沉淀形状便于过滤和洗涤 沉淀易转化为具有固定组成的称量形式 2.称量形式 有确定的化学组成 稳定 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 (三)沉淀形态与沉淀的形成: 1.形态: Al3+ 氨水 Al(OH)3 0.1888gAl2O3 8-羟基喹啉 (C9H6NO)3Al 0.1000g 1.7040g(C9H6NO)3Al 分析天平称量引起的相对误差不同 沉淀聚集紧密 大颗粒沉淀 测定中 难洗涤过滤 易洗涤过滤 体积大,易吸附杂质 沉淀体积小 结构疏松 结构紧密 排列杂乱无章 内部排列规则 特点 0.02um 0.02~0.1um 0.1~1um 颗粒大小 非晶形沉淀(胶状) 凝乳状沉淀 晶形沉淀 Fe2O3?xH2O AgCl BaSO4 2.形成: 构晶离子 (自发、诱导) 均相 异相 晶核 ①成核作用 ②长大过程 沉淀微粒 聚集和定向速度 聚集 定向排列 晶形↓ 无定形↓ 聚集速度 定向速度 聚集速度 定向速度 晶形↓ 无定形↓ 受沉淀条件影响 决定于沉淀的本质 聚集速度 相对过饱和度 s: 晶核的溶解度 Q:加入沉淀剂瞬间溶质的总浓度 Q - s:过饱和度 K:常数,与沉淀的性质、温度、 介质等有关 n =K Q - s s ⑤不需陈化 ④陈化 ④加入大量电解质 ③在热溶液中 ③在热溶液中s? ②在不断搅拌下较快加入沉淀剂 ②在不断搅拌下缓慢加入沉淀剂Q? ①较浓溶液 ①适当的稀溶液Q? 条件比较 非晶形沉淀 晶形沉淀 (四) 沉淀的条件 n =K Q - s s 破坏胶体防止胶溶 1.沉淀完全的程度取决于沉淀的溶解度: S小,沉淀完全;S大,沉淀不完全。 2.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①同离子效应——减小溶解度 当沉淀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向溶液中加入某一构晶离子的试剂或溶液,可降低沉淀的溶解度。 重量分析中,通常要求沉淀溶解在母液及洗涤液中所引起的损失不超过±0.2mg (五) 沉淀完全的程度与影响因素 例:测SO42-,当加入等量BaCl2,在200ml溶液中BaSO4的溶解损失量为: m M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