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铝及铝合金的焊接解析.ppt

发布:2017-01-20约4.97千字共4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铝合金的焊接 b) 线膨胀系数大,是钢的1倍,在拘束条件下焊接,容易产生较大的焊接应力,增大裂纹倾向; c) 铝合金焊接过程中无相变,柱状晶粗大,容易偏析。 铝合金的焊接 (3)热裂纹的影响因素 1)焊缝合金系统的影响 控制适量的易熔共晶,缩小结晶温度区间。 少量的易熔共晶增大热裂倾向,增大主要合金元素x m,对热裂纹产生愈合作用。 焊接Al-Mg合金时采用Mg含量超过3.5~5%的焊丝; LF21 (Al-Mn)采用Mg含量超过8%的焊丝; 对热裂倾向大的LY合金采用含5%Si的Al-Si焊丝解决抗裂问题。 铝合金的焊接 2)变质剂的影响 Ti、Zr、V、B微量元素作为变质剂,在焊接过程中生成细小难熔质点,作为结晶时的非自发形核核心,细化晶粒,改善塑性,还能显著改善抗裂性能。 铝合金的焊接 3)焊接规范的影响 采用热能集中的焊接方法,有利于快速进行焊接,防止形成方向性强的粗大柱状晶,改善抗裂性。 采用小电流施焊,减小熔池过热; 增大焊速和提高电流都不利于抗裂。 因为提高焊速,促使焊接接头的应变速率,增大热裂倾向。 铝合金的焊接 5. 铝合金焊接中接头的等强性问题 (1)不可热处理合金(LF Al-Mg) 不可热处理铝合金的主要问题是晶粒粗化(焊接热影响区温度超过再结晶温度,一般为200~300?C,引起晶粒长大)而降低塑性,表现为接头强度低于母材。 铝合金的焊接 冷作硬化铝Al-4Mg-1Mn接头软化与焊接峰值温度的关系 铝合金的焊接 不可热处理铝合金焊接前后强度变化 铝合金的焊接 影响因素 1)热影响区温度峰值越高,软化越明显; 2)焊前冷作强化程度越高,焊后失强越明显,而且这种软化无法消除; 3)冷却速度对软化影响不大。 铝合金的焊接 2)热处理强化合金(LD、LY、LC) 热处理铝合金的软化问题主要是“过时效”软化。 严重程度取决于第二相的性质,也和热循环特性有一定关系。 铝合金的焊接 时效强化: 固溶度变化大的合金,加热至高温后急冷,都可形成过饱和固溶体SS,即固溶处理。然后常温或稍高温度加热,即可产生所谓的“时效”过程而强化。 铝合金的焊接 时效过程: 时效初期,SS中发生溶质原子偏聚形成局部富集GP区,随温度或时间延长,发展为一种共格过渡相?,,其成分与平衡非共格相?相同,但点阵不同而且未脱溶,随温度或时间延长, ?,转化为?而脱溶析出。 “过时效” : 一般在GP区合金发生强化, 微细共格相?,开始出现时强度进一步提高,一旦发生?,向?转化,强化作用降低,转变结束时强化作用消失,成为“过时效”。 铝合金的焊接 焊接过程中,焊接温度超过过时效温度,产生过时效和脱溶,所以导致强度损失。 无论退火态还是时效态下焊接,焊后不经热处理,接头强度均低于母材,特别是在时效态下焊接超硬铝,焊后即使进行人工时效,接头强度系数(?接头 / ?母材)也没有超过60%。 铝合金的焊接 上海交通大学焊接工程研究所 Welding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铝合金的焊接 Al-Cu-Mg硬铝的时效过程是很快的,而Al-Zn-Mg合金的时效过程是很慢的,说明前者比后者的第二相易于脱溶,所以在焊后强度损失大。 另外Al-Cu-Mg在焊后5~60天自然时效对强度改善不明显,而Al-Zn-Mg则在焊后4天自然时效,软化开始显著消失,30天后基本消失。 Al-Zn-Mg合金的这种自然时效消除焊接软化问题值得注意。 小件采用人工时效,大件采用自然时效。 铝合金的焊接 铝合金接头的导电性、耐蚀性下降 原因是铸造组织的形成和合金元素的污染。 * * 铝合金的焊接 铝及其合金的焊接 铝合金的焊接 1. 铝合金的分类 2. 铝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能 3. 铝合金焊接时的气孔 4. 铝合金焊接时的裂纹 5. 铝合金焊接时的等强性 铝合金的焊接 1. 铝合金的分类 铝合金的焊接 可热处理合金 该类合金是通过加工强化和固溶强化来获得所需要的强度,通常的固溶强化元素有Mg和Mn,主要在1xxx、3xxx、5xxx系列的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