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发展概况.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先秦散文发展概况 先秦时期为中国散文的发轫期。从殷商、西周、春秋、战国,散文的发展经历了由简而繁,由质而文,由官府独占到百家争鸣的过程。 先秦散文发展概况 殷商到西周时代的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周易》中的卦爻之辞,以及《尚书》中的某些文诰,是散文的萌芽。《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史传散文和诸子的说理散文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逐步走向成熟。 殷商甲骨卜辞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最初是从巫卜记事开始。商人信鬼神,事无大小,必先卜之,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形成最简单、最朴素的散文。有对战争的占卜、有对狩猎的占卜、有对祭祀的占卜、有对妇女生育的占卜等。 辛未卜争贞(‘争’为管占卜的人的名字):妇好其比伐巴方,王自东探伐,戎(陷)于妇好立(位)?”(《殷墟文字乙编》) 殷商甲骨卜辞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卜辞通纂》 甲骨卜辞都是片断的记录文字,不成篇章。 商周的彝器铭文 商周早期的彝器铭文非常简短,往往只记作器者之名或为某人作器。商代后期的铭文已经有几十字,但内容也很简单,往往涉及征讨、祭祀和赏赐。如小臣艅(yǘ)犀尊(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博物馆)有二十七字铭文,记载了商王征伐夷方部族和赏赐奴隶总管小臣的事情。 小臣艅(yǘ)犀尊 商周的彝器铭文 西周时期,铭文内容变得复杂了。《毛公鼎》的铭文达到了四百九十余字,内容涉及文武王开国基业,宣公委毛公以重任,封毛公为侯,明确毛公的统属范围,天子的赏赐等多个方面,内容周详。 《周易》卦爻辞 一、关于《周易》的作者: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周易·系辞下》认为八卦始作于包牺(伏羲) 《周易》卦爻辞 西伯(文王)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史记·周本纪》认为周文王将八卦发展为六十四卦。 卦爻辞的作者也不能确指。《系辞》的作者对于卦爻辞产生的时代也说不清。 《周易》卦爻辞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中古所处时期由于古人所处时代而所指不一。这里应该指的是文王时期)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 ——《系辞下》 《周易》卦爻辞 二、《周易》卦爻辞反映的社会内容 1、生活基础:分渔猎、牧畜、交通、耕种、工艺五项。 2、社会结构,分家庭关系、政治组织、行政事项、阶级四项。 3、精神生产,分宗教、艺术、思想三项。 (见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周易》卦爻辞 1、反映上古婚姻制度的 《周易》中《屯·六二》:屯(困难)如,邅(难行;转)如;乘马,班如(盘桓不进的样子);匪寇,婚媾。 2、与战争相关的 《中孚·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3、反映人们愉快的劳动生活的 《归妹·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 《周易》卦爻辞 有的卦爻辞从头到尾比喻一件事情: 如《渐》卦初六:鸿渐于干 六二:鸿渐于磐 九三:鸿渐于陆 六四:鸿渐于木 九五:鸿渐于陵 上九:鸿渐于阿 《周易》卦爻辞 《乾》卦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通篇以龙为喻。初九,当君子被压抑于下层,如潜龙而不被重用。九二,君子走出困境,如龙现于地面,欲谋求施展机会。九三,君子应当始终勤奋努力,时时警惕,虽可能有危险,但不会有灾难。九四,龙入深渊,退可藏身,进可飞腾。九五,君子处于得意之时,如飞龙在天。上九,上升到极处,就会走向反面。 《周易》卦爻辞 《周易》卦爻辞的文字虽然简短,但是却形象生动。如: 《大壮·上六》云:牴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公羊触篱笆,不能退后,不能如意往前走,没有什么利益,如能严格约束自己则吉利。) 注意:《周易》卦爻辞呈现或散或韵的表达,如《中孚·九二》中类似《诗》的短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易传》 易卦爻辞流传到春秋战国时代,由口耳相传逐渐形成定本,出现了许多解说的文字。现存的分别是《彖辞》上、下,《象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