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本苏教版语文五下第三单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单元
一、单元教材分析
由4篇叙事散文组成,《海伦凯勒》、《二泉映月》、《郑和远航》、《司马迁发奋写史记》、《精讲与略讲》。赞扬了优秀人物的顽强意志和奋斗精神。此外,本单元还有一篇读书方法指导的课文。
有志者,事竟成。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小海伦“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双目失明的阿炳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要用动人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三保太监郑和七次率领船队出洋,历经千辛万苦,前后一共到过三十多个国家,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一篇凸显司马迁著书决心、痴心、精心、恒心的好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是容量很大,其中数量词的运用更使课文增色,让司马迁留名青史。一是数字中见决心;二是数字中见痴心;三是数字中见精心;四是数字中见恒心可以说《史记》是司马迁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光辉巨著,无怪乎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这一单元的生字词,并能结合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感知课文的内涵。
3.能有感情地复述或背诵指定的课文。
4.掌握相关读书方法。
5.口语交际:我来说一说。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知课文的内涵,体会人物内心世界和高尚形象。
2.学习详写和略写的写作方法。
3.能有感情地复述或背诵指定的课文。
四、单元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9.海伦凯勒 2教时 10.二泉映月 2 教时
11.郑和远航 2教时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2教时
13.精读与略读 2教时 我读书 我快乐 1教时
习作3 2教时 练习3 2教时
五、学情分析
9、海伦凯勒
序 号: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9.海伦凯勒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六生字,两条绿线中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结合语言环境,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3.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2.结合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学案】
1.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吧课文读通读顺。
2.朗读下面的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
吮吸() 玫瑰() 暴躁() 脾气()
哑巴() 课程() 干燥() 不屈不挠()
3.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查阅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写出一两个最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写下来。
5.搜集有关海伦的图片和资料。
【教案】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海伦·凯勒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师有感情地朗诵。
2.提问:
(1)这篇文章中,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2)这种感情我们有吗?为什么我们没有?
3.导入谈话: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就是美国女学者海伦·凯勒的心声。对于她,你们有什么了解?(交流搜集的资料)
4.出示课题。
5.过渡:那么,这位了不起的学者,是怎么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成就这样辉煌的事迹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1.小组内交流:全文可分几部分?
2.自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四、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五、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复备栏 复备栏 第二课时
【学案】
1.文中描写了关于海伦的那些事?请写在书本上。
2.海伦哪些行为震撼了你的心灵,画出有关语句,想想从中感受到什么?选择一两处写写。
3.默读第五节,想想它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教案】
一、复习导入
1.默写词语,并检查默写情况。
2.说说课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