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气候专题(气候特征描述和成因分析).ppt

发布:2017-05-23约2.34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图9表示甲、乙两地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甲地为前苏联中亚某地(46°N,62°E) ,乙地为我国吉林某地(44°N,125°E) ,甲地属于 气候,并描述其特征;乙地属于 气候,描述其特征。 * * 热 带 雨 林 气 候 大陆西岸 大陆内部 大陆东岸 热 带 草 原 气 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 带 沙 漠 气 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 性 气 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 带 针 叶 林 气 候 寒 带 苔 原 气 候 寒 带 冰 原 气 候 0° 0° 10° 10° 20° 25° 30° 40° 60° 70° 80° 90° 35° 50° 70° 80° 90° 世界气候分布模式图(以亚欧大陆为例) 区域复习微专题之 气 候 (气候特征描述与成因分析) 地理组 王冰华 做一做 C、D二城市纬度相近,但气候类型不同,请分析各自的成因。(4分) 材料 太平洋中两区域示意图 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 2、不能明确问题,思维混乱,条理不清,不能做到有效答题 3、不能准确使用地理语言,表达比较随意 气温 降水 时间变化:气温年较差与日较差 200C 总量 气候特征的描述思路 气候特征(气候要素)的描述思路 数值特征 00C 150C 冷 暖 热 夏凉 200 400 800 单位:mm/年 干旱 半干旱 半湿润 湿润 时间分配:降水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 全年、、、 冬季、、、,夏季、、、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气温、降水 甲: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终年降水稀少 乙:温带季风气候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较多, 季节分配不均,集中于夏季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年降水总量较少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气候的形成因素: 1.纬度位置 ---决定太阳辐射,并引起“气温”差异 亚热带(冬温夏热) 亚热带(冬温夏热) 温带(冬冷夏热) 温带(冬冷夏热) 寒带(长冬无夏) 寒带(长冬无夏) 亚寒带(冬长寒 夏短暖) 亚寒带(冬长寒 夏短暖) 热带(全年高温) 2.大气环流 ---调整全球热量和水汽的分布,影响降水和气温 ---大陆东岸 季风环流 夏季风 冬季风 ---海洋向陆地,低纬向高纬 :性质温湿 ---陆地向海洋,高纬向低纬 :性质冷干 交替控制 气候的形成因素: 气压带风带 分布纬度 大气运动特征 水热一般属性 极地高压带 极地附近 极地东风带 70—50°附近 副极地低压带 60°附近 中纬西风带 60—30°附近 副热带高压带 30°附近 信风带 30—10°附近 赤道低压带 赤道附近 冷高压,下沉 高纬吹向低纬 冷低压,上升 低纬吹向高纬 热高压,下沉 高纬吹向低纬 热低压,上升 气压带、风带的基本水热属性 冷、干 冷、干 冷、湿 温、湿 热、干 热、干 热、湿 ---大陆西岸:气压带、风带 大气环流形式 极地高压/东风带 副极低压/西风带 西风带/副高 副高/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信风带/赤低 ---大陆西岸:气压带、风带 --单一控制或交替控制 【知识应用】 读图,分析P地的地理位置,若P地季节性受西风带影响,则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3.下垫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与水源 气候 类型 气温 日较差 气温 年较差 气温 最高月 气温 最低月 年降水 总量 降水季节 分配 大陆性 大 大 7月 1月 少 变化大 海洋性 小 小 8月 2月 多 比较均匀 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比较(北半球) 1)海陆 海陆位置 距海远近 降水、气温(比较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 气候的形成因素: 包括:海陆、地形、洋流、地面覆盖物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东京 1610(多) 25.1(凉爽) 3.7(温暖) 东京360N 683 26 --4.7 北京400N 年降水量 (mm) 最热月平均 气温(℃) 最冷月平均气温(℃)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北京 平壤 过渡性 海洋性 年较差小,降水丰沛 大陆性 年较差大, 降水季节 变化大 2)地形 a.海拔 ---水热及组合状况的差异 高山气候------气候垂直差异------自然带垂直差异 b.坡向 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 阳坡与阴坡 气候的形成因素: 3.下垫面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图中A、B山脉对两侧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